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苦木主要活性成分4,5-二甲氧基—铁屎米酮的体内外代谢及其机制实验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主要符号表第18-20页
第1章 绪论第20-50页
    1.1 中药苦木的植化组成与药理作用第20-35页
        1.1.1 中药苦木的主要次生代谢物第20-32页
        1.1.2 中药苦木的主要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第32-35页
    1.2 中药苦木的主要药效成分及其药动学性质第35-38页
        1.2.1 中药苦木的主要药效成分第35-37页
        1.2.2 苦木碱的药动学性质第37-38页
    1.3 药动相的药物相互作用第38-47页
        1.3.1 药动相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39-43页
        1.3.2 基于CYP450酶的药物相互作用第43-47页
    1.4 论文研究目的与内容第47-50页
        1.4.1 论文研究目的第47-48页
        1.4.2 论文研究内容第48-50页
第2章 4,5-二甲氧基-铁屎米酮体内外代谢产物鉴定第50-64页
    2.1 实验材料第50-52页
        2.1.1 药品与试剂第50-51页
        2.1.2 仪器与设备第51-52页
        2.1.3 实验动物第52页
        2.1.4 溶液配置第52页
    2.2 实验方法第52-54页
        2.2.1 检测仪器与条件第52-53页
        2.2.2 体外代谢产物鉴定方法第53页
        2.2.3 体内代谢产物鉴定方法第53-54页
    2.3 结果和讨论第54-63页
        2.3.1 4,5-二甲氧基-铁屎米酮的二级质谱图第54-55页
        2.3.2 4,5-二甲氧基-铁屎米酮在4种属肝微粒体中代谢产物鉴定第55-61页
        2.3.3 4,5-二甲氧基-铁屎米酮在血浆和尿液中代谢产物鉴定第61-63页
    2.4 小结第63-64页
第3章 4,5-二甲氧基-铁屎米酮在人肝微粒体中Ⅰ相代谢酶鉴定第64-74页
    3.1 实验材料第65-66页
        3.1.1 药品与试剂第65页
        3.1.2 仪器与设备第65-66页
        3.1.3 溶液配制第66页
    3.2 实验方法第66-69页
        3.2.1 检测条件第66-67页
        3.2.2 温孵条件和样品前处理第67-68页
        3.2.3 CYP450酶的特异性抑制剂第68页
        3.2.4 4,5-二甲氧基-铁屎米酮代谢酶鉴定方法第68-6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9-72页
        3.3.1 4,5-二甲氧基-铁屎米酮代谢酶确认第69-72页
    3.4 小结第72-74页
第4章 4,5-二甲氧基-铁屎米酮对人肝微粒体中CYP450酶活性的体外影响第74-88页
    4.1 实验材料第74-76页
        4.1.1 药品与试剂第74-75页
        4.1.2 仪器与设备第75页
        4.1.3 溶液配制第75-76页
    4.2 实验方法第76-80页
        4.2.1 检测条件第76-77页
        4.2.2 温孵条件和样品前处理第77页
        4.2.3 CYP450底物的特异性代谢产物定量方法学考察第77-78页
        4.2.4 4,5-二甲氧基-铁屎米酮对CYP450酶的影响第78-8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80-86页
        4.3.1 方法学考察实验结果第80-84页
        4.3.2 4,5-二甲氧基-铁屎米酮对CYP450酶的抑制作用第84-86页
        4.3.3 体外温孵实验优化设计第86页
    4.4 小结第86-88页
第5章 4,5-二甲氧基-铁屎米酮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第88-110页
    5.1 实验材料第89-90页
        5.1.1 药品与试剂第89页
        5.1.2 仪器与设备第89-90页
        5.1.3 实验动物第90页
    5.2 实验方法第90-96页
        5.2.1 检测仪器与条件条件第90-91页
        5.2.2 储备液和质控样品制备第91页
        5.2.3 样品前处理方法第91-92页
        5.2.4 定量方法学考察第92-95页
        5.2.5 药代动力学研究第95页
        5.2.6 组织分布研究第95-96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96-108页
        5.3.1 方法优化第96-97页
        5.3.2 定量方法学验证结果第97-104页
        5.3.3 体内药时曲线与药动学参数第104-107页
        5.3.4 体内组织分布第107-108页
    5.4 小结第108-110页
结论第110-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5页
附录第125-126页
致谢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假单胞菌多铜氧化酶CumA和CopA的漆酶活性以及锰离子氧化活性研究
下一篇:Ⅱ-Ⅵ族三元合金半导体热力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