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1页 |
| ·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 ·台风 | 第11-12页 |
| ·公共危机 | 第1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 第2章 浙江省T县加强台风危机管理的缘由及措施分析 | 第17-23页 |
| ·T县情况简介 | 第17页 |
| ·台风对T县的影响 | 第17-18页 |
| ·T县历史上的台风 | 第17-18页 |
| ·台风对T县居民的影响 | 第18页 |
| ·T县应对台风危机的机构设置 | 第18-19页 |
| ·T县防抗台风危机的措施 | 第19-23页 |
| ·根据台风等级划分相应的应级响应 | 第19-20页 |
| ·及时进入紧急状态,适时采用应急措施 | 第20-21页 |
| ·各部门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序 | 第21页 |
| ·对于倒损房屋进行统计和恢复重建 | 第21-22页 |
| ·做好灾后救助工作,快速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 第22页 |
| ·科学管理与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作用 | 第22-23页 |
| 第3章 T县防抗台风危机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3-27页 |
| ·自然灾害应急体系有待完善 | 第23页 |
| ·台风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有待提高 | 第23-24页 |
| ·政府干预过多,未能发挥民间社团在抗台中的作用 | 第24页 |
| ·欠缺高质量的避难场所 | 第24-25页 |
| ·水利等防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第25页 |
| ·专业抢险队伍及设备建设落后 | 第25页 |
| ·某些城区(街道)内涝问题严重,防洪工程有待改善 | 第25页 |
| ·灾后财政投入不足,捐款及补偿等物资分配不够公开透明 | 第25-26页 |
| ·民众缺乏对台风灾害的避险意识 | 第26页 |
| ·灾后灾民心理救助未得到重视 | 第26-27页 |
| 第4章 国外抗台(飓)风的经验介绍及我国抗台的对策与建议 | 第27-39页 |
| ·美国 | 第27-28页 |
| ·日本 | 第28-29页 |
| ·台风来临前的准备 | 第29-33页 |
| ·加强对台风诱发因素的鉴别与防控 | 第29页 |
| ·树立防抗台风的危机意识 | 第29-30页 |
| ·重视自然性危机治理 | 第30页 |
| ·预报科学准确,信息及时公布 | 第30-31页 |
| ·科学制订预案,落实实施预案 | 第31页 |
| ·建立统一的台风危机事件信息系统 | 第31-32页 |
| ·提高民房质量,修建高质量避难所 | 第32页 |
| ·完善城区防洪工程建设,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 | 第32页 |
| ·台风来临前储备必要的物资 | 第32-33页 |
| ·台风来临时的应对措施 | 第33-36页 |
| ·实行第一时间原则 | 第33页 |
| ·各组织部门之间有效的信息沟通 | 第33-34页 |
| ·与公众建立正规沟通渠道 | 第34页 |
|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民众参与抗台的公民意识 | 第34-35页 |
| ·积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 第35-36页 |
| ·建立防抗台风危机法制保障体系 | 第36页 |
| ·台风灾害过后的重建工作 | 第36-39页 |
| ·灾后及时抢救,鼓励灾民开展自救 | 第36页 |
| ·做好灾后恢复重建的组织工作 | 第36-37页 |
| ·灾后心理救助,恢复社会士气 | 第37页 |
| ·建立防抗台风灾后善后处理机制 | 第37-38页 |
| ·总结应对台风危机的经验教训 | 第38页 |
| ·开展灾后评价工作,落实奖励和责任追究 | 第38-39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39-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
| 卷内备考表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