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词表 | 第8-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1 病原学特征 | 第12-15页 |
1.1 病原基因组结构 | 第12-13页 |
1.2 PEDV S基因及其蛋白 | 第13-14页 |
1.3 M基因 | 第14页 |
1.4 E基因 | 第14页 |
1.5 N基因 | 第14-15页 |
2 PED的临床病理特征 | 第15页 |
3 PEDV混合感染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4 PED的流行病学 | 第16-19页 |
4.1 欧洲流行情况 | 第16-17页 |
4.2 美洲流行情况 | 第17页 |
4.3 亚洲流行情况 | 第17-18页 |
4.4 国内流行情况 | 第18-19页 |
5 诊断方法 | 第19-22页 |
5.1 PEDV的诊断方法 | 第19-20页 |
5.2 猪瘟病毒的检测技术 | 第20-21页 |
5.3 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的病原学诊断 | 第21页 |
5.4 圆环病毒的病原学诊断 | 第21页 |
5.5 猪伪狂犬病毒的病原学诊断 | 第21-22页 |
6 防制 | 第22-23页 |
6.1 PED的防制 | 第22-23页 |
6.2 四种病毒的防制 | 第23页 |
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四川地区猪流行性腹泻与四种病毒混合感染的PCR调查 | 第24-40页 |
1 材料 | 第24页 |
1.1 病料 | 第24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24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24页 |
2 方法 | 第24-28页 |
2.1 引物设计 | 第24-25页 |
2.2 样品的处理 | 第25页 |
2.3 组织RNA的提取 | 第25-26页 |
2.4 组织DNA的抽提 | 第26-27页 |
2.5 RNA反转录成cDNA | 第27页 |
2.6 PCR反应 | 第27页 |
2.7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27-28页 |
3 结果 | 第28-35页 |
3.1 PEDV检测结果 | 第28-31页 |
3.2 四种病毒检测结果 | 第31-34页 |
3.3 混合感染结果汇总 | 第34-35页 |
4 讨论 | 第35-39页 |
4.1 关于检测方法 | 第35-36页 |
4.2 四川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的感染情况分析 | 第36-37页 |
4.3 PEDV与四种病毒混合感染的调查 | 第37-38页 |
4.4 关于仔猪腹泻中潜在的细菌感染分析 | 第38-39页 |
5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猪流行性腹泻与四种病毒混合感染的病理学观察 | 第40-5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1.1 样品 | 第40页 |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40页 |
1.3 PEDV临床病变与病理学观察 | 第40-42页 |
1.3.1 PEDV临床症状与病变 | 第40页 |
1.3.2 PEDV发病猪的病理切片制作 | 第40-42页 |
2 结果 | 第42-50页 |
2.1 临床症状 | 第42页 |
2.2 剖检病变 | 第42页 |
2.3 病原检测 | 第42-43页 |
2.4 组织病变特征 | 第43-49页 |
2.5 混合感染病例与PEDV单纯感染的组织病理学差异 | 第49-50页 |
2.6 混合感染病例与PEDV单纯感染的临床表现差异 | 第50页 |
3 讨论 | 第50-53页 |
4 小结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 | 第61-65页 |
1 临床观察 | 第61-62页 |
1.1 发病猪的共同临床表现 | 第61页 |
1.2 发病猪的不同临床表现 | 第61-62页 |
2 解剖观察 | 第62-65页 |
2.1 发病猪的共同解剖病理特征 | 第62-63页 |
2.2 发病猪不同的解剖病理变化 | 第63-65页 |
已发表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