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5 可能存在的创新以及不足 | 第16-17页 |
第2章 合作社相关概念以及模式化授信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21页 |
2.1.1 农业合作社的概念与特点 | 第17-18页 |
2.1.2 融资相关概念 | 第18-20页 |
2.1.3 融资可获性 | 第20-21页 |
2.2 模式化授信相关理论 | 第21-23页 |
第3章 合作社模式化授信可获性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第23-31页 |
3.1 模型设定 | 第24-27页 |
3.1.1 模型选择与方法介绍 | 第24-26页 |
3.1.2 农村金融指标建立 | 第26-27页 |
3.2 实证分析 | 第27-29页 |
3.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27-28页 |
3.2.2 实证分析过程 | 第28-29页 |
3.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29-31页 |
第4章 张家港市凤凰镇合作社融资现状分析 | 第31-42页 |
4.1 张家港市凤凰镇农业合作社发展背景以及农业数据分析 | 第31-33页 |
4.2 凤凰镇合作社资金供求现状以及资金短缺原因分析 | 第33-38页 |
4.2.1 内在原因 | 第34-36页 |
4.2.2 外部原因 | 第36-38页 |
4.3 张家港市凤凰镇合作社融资来源 | 第38-40页 |
4.3.1 内部融资 | 第39页 |
4.3.2 国家财政支持 | 第39页 |
4.3.3 正规金融机构信贷资金 | 第39页 |
4.3.4 民间非正规金融机构信贷资金 | 第39-40页 |
4.3.5 其他资金 | 第40页 |
4.4 合作社模式化授信的必要性 | 第40-41页 |
4.5 小结 | 第41-42页 |
第5章 国内合作社模式化授信研究启示 | 第42-47页 |
5.1 合作社社内的资金互助 | 第42-43页 |
5.2 企业与二社合作 | 第43-44页 |
5.3 合作社和农信社 | 第44页 |
5.4 三方协议和互保联贷和统一管理和保险 | 第44-45页 |
5.5 四种融资模式比较 | 第45页 |
5.6 对张家港市合作社模式化授信创新的启示 | 第45-47页 |
第6章 张家港农业合作社模式化授信创新模式架构 | 第47-53页 |
6.1 数据化农村合作社融资中的变量因素 | 第47-49页 |
6.1.1 资产规模以及经营年限 | 第47页 |
6.1.2 银行与合作社的沟通程度 | 第47-48页 |
6.1.3 合作社经营特点 | 第48页 |
6.1.4 合作社负责人个人信息 | 第48-49页 |
6.2 优化贷前贷中贷后的操作流程 | 第49页 |
6.3 借鉴国外的融资模式,创新农业融资模式 | 第49-51页 |
6.4 总结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