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1 导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7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7-19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2.3 研究框架 | 第19页 |
1.3 文章创新点与不足 | 第19-21页 |
1.3.1 文章创新点 | 第19-20页 |
1.3.2 研究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1-27页 |
2.1 商业银行存款吸收能力相关理论回顾 | 第21-24页 |
2.1.1 收入增长与存款吸收能力 | 第21-22页 |
2.1.2 居民储蓄与存款吸收能力 | 第22页 |
2.1.3 其他理财产品收益率与存款吸收能力 | 第22-23页 |
2.1.4 利率政策与存款吸收能力 | 第23页 |
2.1.5 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与存款吸收能力 | 第23-24页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4-27页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24-25页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25-26页 |
2.2.3 文献述评 | 第26-27页 |
3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吸收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43页 |
3.1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吸收能力现状 | 第27-35页 |
3.1.1 存款吸收总量平稳上升 | 第27-30页 |
3.1.2 存款业务类型多元化 | 第30-32页 |
3.1.3 商业银行存款分流,净增长率下降 | 第32-33页 |
3.1.4 政策性影响变小,储蓄观念日趋综合化 | 第33-34页 |
3.1.5 社会保障体系的影响日益突出 | 第34-35页 |
3.2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吸收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43页 |
3.2.1 我国居民收入变化对商业银行存款吸收业务的影响 | 第35-36页 |
3.2.2 我国居民储蓄率及储蓄倾向对商业银行存款吸收业务的影响 | 第36-38页 |
3.2.3 市场竞争力量对商业银行存款吸收业务的分流与挑战 | 第38-39页 |
3.2.4 国家宏观利率调控及银行自我调整的综合影响 | 第39-40页 |
3.2.5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进程对商业银行存款吸收业务的影响 | 第40-43页 |
4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43-52页 |
4.1 实证分析内容概述 | 第43页 |
4.1.1 数据选取 | 第43页 |
4.1.2 实证方法和工具 | 第43页 |
4.2 变量设计 | 第43-45页 |
4.2.1 被解释变量的选择 | 第43页 |
4.2.2 解释变量的选择 | 第43-45页 |
4.2.3 模型构建 | 第45页 |
4.3 实证检验与分析 | 第45-49页 |
4.3.1 描述性统计 | 第45-47页 |
4.3.2 相关性分析 | 第47-48页 |
4.3.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48-49页 |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49-52页 |
4.4.1 从多元回归模型来看 | 第49-50页 |
4.4.2 实证研究结论 | 第50-52页 |
5 政策建议 | 第52-55页 |
5.1 商业银行存款业务可控性因素的合理运用 | 第52-53页 |
5.1.1 立足国民收入,增强存款业务的特色化 | 第52页 |
5.1.2 转变业务模式,提升存款业务储蓄率 | 第52页 |
5.1.3 寻求行业合作,增强存款业务竞争力 | 第52-53页 |
5.1.4 保障基础客户,提高存款业务服务质量和水平 | 第53页 |
5.2 国家宏观政策与商业银行存款业务 | 第53-55页 |
5.2.1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合理的储蓄环境 | 第53-54页 |
5.2.2 顺应利率市场化,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增长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件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