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7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7-9页 |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第9-10页 |
一、中国新兴木刻艺术的发展概况 | 第10-14页 |
(一)新兴木刻版画艺术的诞生与发展 | 第10-12页 |
(二)延安时期木刻版画艺术的发展 | 第12-13页 |
(三)延安时期木刻版画的内容分析 | 第13-14页 |
二、延安时期木刻版画迅速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14-18页 |
(一)解放区相对稳定的环境为木刻版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沃土 | 第15页 |
(二)解放区人才的聚集和教育事业的兴盛为木刻版画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 第15-16页 |
(三)党的文艺政策为木刻版画迅速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 第16-17页 |
(四)解放区人民团结抗战的社会氛围是延安木刻版画发展的生命源泉 | 第17-18页 |
三、延安时期木刻版画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第18-23页 |
(一)发挥政治动员功能,成为解放区公众进行政治宣传和动员的有力武器 | 第18-20页 |
(二)发挥经济动员功能,为克服解放区经济困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 第20-21页 |
(三)发挥凝聚人心功能,鼓舞了士气、增强了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 第21-22页 |
(四)发挥价值引领功能,为解放区百姓营造了文明和谐的新风尚 | 第22-23页 |
四、延安时期木刻版画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当代价值 | 第23-31页 |
(一)优秀文艺作品应该是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 第23-25页 |
(二)优秀文艺作品应该是艺术形式与政治生活的统一 | 第25-27页 |
(三)优秀文艺作品应结合传统文化,贴近实际,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 第27-29页 |
(四)优秀文艺作品应该体现时代精神,体现社会和民族责任 | 第29-31页 |
结论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后记 | 第34-3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