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SnO2基催化剂的甲烷催化燃烧性能与反应机理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9页
   ·研究背景第13-16页
   ·甲烷催化燃烧技术第16-17页
   ·甲烷催化燃烧中对催化剂的要求第17-19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9-36页
   ·研究进展-贵金属类甲烷催化燃烧催化剂第19-23页
     ·Pd基贵金属催化剂第19-22页
     ·Pt基和Au基贵金属催化剂第22-23页
   ·研究进展-非贵金属类甲烷催化燃烧催化剂第23-30页
     ·钙钛矿类催化剂第23-25页
     ·复合金属氧化物类第25-28页
     ·六铝酸盐类催化剂第28-29页
     ·甲烷催化燃烧催化剂总结第29-30页
   ·研究进展-甲烷催化燃烧反应机理第30-34页
   ·研究进展-本文的构思和研究内容第34页
   ·催化剂的抗H_2O和SO_2中毒能力第34-36页
第三章 Sn和Zr的掺杂对SnO_2催化剂甲烷催化燃烧性能的影响第36-54页
   ·引言第36-37页
   ·实验部分第37-38页
     ·实验原料和气体第37-38页
     ·催化剂制备第38页
   ·催化剂表征第38-40页
     ·X射线衍射分析(XRD)测试第38页
     ·比表面积(BET)测试第38页
     ·拉曼(Raman)测试第38-39页
     ·透射电镜(TEM)测试第39页
     ·程序升温测试第39页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第39页
     ·X射线吸收光谱(XAFS)测试第39-40页
     ·催化剂活性测试第40页
     ·动力学测试第40页
   ·结果与讨论第40-53页
     ·结构性质第40-44页
     ·甲烷催化燃烧性能第44-47页
     ·催化剂的价态第47-49页
     ·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质第49-51页
     ·反应级数和模型第51-53页
     ·催化剂活性位的讨论第53页
   ·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SnO_2-CeO_2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甲烷催化燃烧性能及机理研究第54-83页
   ·引言第54-55页
   ·实验部分第55-56页
     ·实验原料和气体第55页
     ·催化剂制备第55-56页
   ·催化剂表征第56-58页
     ·X射线衍射(XRD)测试第56页
     ·比表面积(BET)测试第56页
     ·拉曼光谱(Raman)测试第56页
     ·透射电镜(TEM)测试第56页
     ·程序升温测试第56-57页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第57页
     ·X射线吸收光谱(XAFS)测试第57页
     ·催化剂活性测试第57页
     ·动力学测试第57-58页
   ·结果与讨论第58-80页
     ·结构性质第58-62页
     ·甲烷催化燃烧性能第62-65页
     ·催化剂的精细结构和化学价态第65-71页
     ·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第71-76页
     ·催化剂的反应级数第76-79页
     ·催化剂活性位中心的讨论第79-80页
   ·机理推测第80-81页
   ·小结第81-83页
第五章 界面效应对CuO/SnO_2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甲烷催化燃烧性能的促进作用第83-109页
   ·引言第83-84页
   ·实验部分第84-85页
     ·实验原料和气体第84页
     ·催化剂制备第84-85页
   ·催化剂表征第85-87页
     ·X射线衍射分析(XRD)测试第85页
     ·比表面积(BET)测试第85页
     ·拉曼(Raman)测试第85-86页
     ·透射电镜(TEM)测试第86页
     ·程序升温测试第86页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第86页
     ·X射线吸收光谱(XAFS)测试第86页
     ·原位X射线吸收光谱(in situ XANES)测试第86页
     ·原位拉曼(in situ Raman)测试第86-87页
     ·催化剂活性测试第87页
     ·在线抗SO_2性能测试第87页
     ·动力学测试第87页
   ·结果与讨论第87-108页
     ·结构性质第87-92页
     ·氧化还原性质第92-96页
     ·化学价态第96-98页
     ·甲烷催化燃烧反应速率第98-100页
     ·催化剂的抗H_2O和抗SO_2中毒能力第100-103页
     ·动力学实验第103-105页
     ·原位Raman和XANES实验第105-107页
     ·催化剂活性位的讨论第107-108页
   ·小结第108-10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09-111页
   ·结论第109-110页
   ·展望第110-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24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24-126页
致谢第126-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固载醚基功能化离子液体的设计合成及其脱硫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扫描探针显微术的超滤膜表征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