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手机垃圾短信的法律规制比较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一、手机“垃圾”短信概述 | 第10-15页 |
(一)“垃圾”短信的由来 | 第10页 |
(二)“垃圾”短信的界定 | 第10-12页 |
1、“垃圾”短信的定义 | 第10-11页 |
2、“垃圾”短信的特征 | 第11-12页 |
(三)“垃圾”短信的分类 | 第12-14页 |
1、内容违法的垃圾短信 | 第12-13页 |
2、内容不良的垃圾短信 | 第13-14页 |
(四)“垃圾”短信的危害性 | 第14-15页 |
1、对手机用户的危害 | 第14页 |
2、对社会环境和社会经济秩序的危害 | 第14-15页 |
3、对电信运营商的危害 | 第15页 |
二、中美手机“垃圾”短信规制的比较 | 第15-23页 |
(一)中美手机“垃圾”短信规制的相似性 | 第15-17页 |
1、立法主要内容与适用空间的一致性 | 第15页 |
2、执法方式的共同性 | 第15-16页 |
3、行业自律的相同性 | 第16-17页 |
(二)中美手机“垃圾”短信规制的差异性 | 第17-20页 |
1、立法位阶存在差异 | 第17页 |
2、执法方式与处罚力度不同 | 第17-18页 |
3、维权意识与权利实现方式有别 | 第18-20页 |
(三)中国手机“垃圾”短信规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0-23页 |
1、立法位阶低且空白点较多 | 第20-21页 |
2、执法要素不完备且处罚力度低 | 第21-23页 |
3、行业自律内在动力不足且缺乏监督 | 第23页 |
4、维权意识不足且诉讼难度大 | 第23页 |
三、健全中国对手机垃圾信息法律规制的建议 | 第23-30页 |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23-24页 |
1、修订电信行业专门法律 | 第23-24页 |
2、加快个人信息保护立法 | 第24页 |
(二)加大执法力度 | 第24-25页 |
1、完善执法部门分工协作 | 第24页 |
2、落实手机实名制 | 第24-25页 |
3.强化短信群发监管力度 | 第25页 |
4、加大违法处罚力度 | 第25页 |
(三)强化电信行业自律 | 第25-27页 |
1、切实履行法定义务 | 第26页 |
2、强化自律公约效力 | 第26-27页 |
3、加强内部监督管理 | 第27页 |
(四)提升民众维权意识 | 第27-30页 |
1、强化信息保护 | 第27-28页 |
2、畅通维权途径 | 第28-30页 |
结论 | 第30-32页 |
注释 | 第32-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