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物化学论文

硫代谢相关酶的生化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符号说明第9-15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5-27页
 1 硫酸盐的吸收和转运第16页
 2 胞内硫酸盐同化作用机制第16-17页
 3 硫代谢相关酶及含硫化合物第17-21页
   ·ATP硫酸化酶(ATP Sulfurylase,ATPS)第17-18页
   ·腺苷5’-磷酰硫酸激酶(APSK)第18页
   ·腺苷-5’-磷酰硫酸还原酶(APSR)第18-19页
   ·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第19-20页
   ·芥子油苷第20页
   ·3'-磷酸腺苷-5’-磷酰硫酸(PAPS)第20-21页
 4 硫同化作用的调控第21-25页
   ·代谢水平的调控第22-23页
   ·转录水平调控第23页
   ·翻译与翻译后水平调控第23-25页
 本研究的目的及选题意义第25-27页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第27-68页
 第一章 氧化还原环境对水稻APSK蛋白催化活性的影响第27-50页
  1 前言第27-28页
  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第28页
   ·酶与生化试剂第28页
   ·菌株与载体第28页
  3 实验方法第28-43页
   ·水稻RNA的提取第28-30页
   ·逆转录合成cDNA第30页
   ·pHHAL-OsAPSK克隆载体的构建第30-34页
     ·引物设计第30页
     ·PCR扩增第30-31页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第31页
     ·PCR产物的纯化第31-32页
     ·E.coli DH5a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2页
     ·PCR产物与T载体连接第32-33页
     ·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E.coli DH5α第33页
     ·PCR验证第33页
     ·保存菌液与测序第33页
     ·质粒提取第33-34页
   ·双酶切载体(pHHAL)及质粒(pMD-18T-Simple-APSK)第34页
   ·割胶回收第34-35页
   ·构建重组质粒pHHAL-APSK第35-36页
   ·蛋白表达菌株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6页
   ·连接产物pHHAL-APSK转化表达菌株第36页
   ·APSK蛋白诱导表达、纯化第36-42页
     ·蛋白诱导表达第36页
     ·水稻APSK蛋白的纯化第36-37页
     ·透析袋的预处理第37页
     ·蛋白透析第37-38页
     ·蛋白标签的去除第38页
     ·蛋白浓度测定第38-39页
       ·试剂配制第38-39页
       ·标准曲线的制作第39页
       ·蛋白浓度测定第39页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第39-40页
     ·水稻野生型APSK活性测定第40-41页
       ·还原条件测蛋白活性第40-41页
       ·氧化条件测定蛋白活性第41页
     ·水稻APSK突变体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活性测定第41-42页
       ·确定突变位点及设计突变引物第41页
       ·质粒提取第41-42页
       ·突变PCR扩增第42页
       ·电泳检测第42页
       ·产物的处理与纯化第42页
       ·转化与测序第42页
   ·水稻APSK1突变蛋白的诱导表达、纯化及活性测定第42-43页
     ·突变体蛋白的诱导表达与纯化第42页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第42页
     ·突变蛋白透析第42-43页
     ·蛋白浓度的测定及蛋白浓缩第43页
     ·水稻APSK1突变蛋白活性测定第43页
  4 实验结果第43-47页
   ·不同物种APSK序列比对结果第43-44页
   ·水稻APSK的基因克隆及突变第44页
   ·水稻APSK1载体构建第44-45页
   ·水稻APSK的蛋白表达与纯化第45页
   ·水稻APSK的APS磷酸化活性分析第45-47页
   ·水稻APSK突变体C36A/C69A的APS磷酸化活性测定第47页
   ·水稻APSK蛋白野生型与突变体酶活参数第47页
  5 讨论第47-50页
 第二章 3’,5’-二磷酸核苷酸酶及突变蛋白对菌体生长的影响第50-68页
  1 前言第5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50-51页
   ·菌株与载体第50-51页
   ·酶与生化试剂第51页
  3 实验方法第51-58页
   ·大肠杆菌3’,5’-二磷酸腺苷酸酶(CysQ)及突变蛋白的生化分析第51-56页
     ·CysQ表达载体构建及蛋白表达纯化第51-55页
       ·大肠杆菌基因组的提取第51-52页
       ·引物的设计第52页
       ·PCR扩增条件第52-53页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第53页
       ·PCR产物纯化第53页
       ·PCR产物连接pMD-18T-simple克隆载体第53页
       ·目的基因连接克隆载体第53页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DH5α的制备第53页
       ·转化连接产物第53页
       ·PCR验证及菌种送测第53页
       ·载体及重组质粒双酶切第53-54页
       ·转化构建表达载体第54页
       ·转化构建表达载体第54页
       ·蛋白的诱导第54页
       ·蛋白的诱导表达及纯化第54-55页
     ·CysQ突变蛋白V152G的诱导表达及纯化第55页
       ·确定突变位点并设计突变引物第55页
       ·突变PCR扩增条件第55页
       ·突变PCR产物纯化第55页
       ·突变PCR产物转化第55页
       ·菌液PCR验证及测序第55页
       ·蛋白诱导表达及纯化第55页
     ·CysQ及突变蛋白V152G体外酶学分析第55-56页
     ·CysQ及突变体菌体生长曲线测定第56页
       ·M9培养基的配制第56页
       ·CysQ及突变体菌体浓度测定第56页
   ·酵母3’,5'-二核苷酸酶(HAL2)及突变体蛋白对菌体生长影响分析第56-58页
     ·菌体活化第56页
     ·M9培养基的配置第56-57页
     ·菌体缺硫培养第57页
     ·不同丙酮酸浓度测菌体生长曲线第57-58页
   ·不同浓度1,6-二磷酸果糖对HAL2及同源蛋白体外抑制活性测定第58页
  4 实验结果第58-66页
   ·引物设计第58页
   ·电泳检测PCR产物第58-59页
     ·大肠杆菌CysQ基因的菌液PCR电泳图像第58-59页
   ·SDS-PAGE电泳检测蛋白表达第59-61页
     ·SDS-PAGE电泳检测CysQ及突变蛋白表达第59-61页
   ·HAL2及突变体G236V菌体生长曲线第61-63页
     ·M9培养基培养测HAL2及突变体G236V菌体的生长曲线第61-62页
     ·不同浓度的丙酮酸测HAL2及G236V菌株生长曲线第62-63页
   ·1,6-二磷酸果糖(FBP)对HAL2与G236V蛋白抑制活性分析第63页
   ·CysQ及突变体对细菌生长的影响第63-64页
   ·FBP对CysQ与V152G蛋白抑制活性分析第64-65页
   ·CysQ及突变体V152G酶活测定第65-66页
  5 讨论第66-68页
结论与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8页
致谢第78-79页
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外源水杨酸对烟章耐铜性的调控机制研究
下一篇:红曲霉产GABA、桔霉素相关基因的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