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副井提升机虚拟现实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引言 | 第11-19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虚拟现实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虚拟现实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 第12-13页 |
·虚拟现实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虚拟现实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页 |
·虚拟现实技术在矿业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6-19页 |
2 煤矿副井提升机虚拟现实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 第19-33页 |
·煤矿副井提升系统的构成 | 第19页 |
·煤矿副井提升系统的操作台和信号台 | 第19-23页 |
·煤矿副井提升系统的操作台和功能 | 第19-21页 |
·井口/井底信号台和功能 | 第21-23页 |
·煤矿副井提升系统的操作步骤 | 第23-24页 |
·关键技术分析 | 第24-32页 |
·三维建模技术 | 第24-28页 |
·渲染技术 | 第28-29页 |
·碰撞检测技术 | 第29-31页 |
·嵌入式技术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煤矿副井提升机虚拟现实系统总体设计 | 第33-45页 |
·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33页 |
·系统的总体方案 | 第33-35页 |
·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33-35页 |
·系统的组成 | 第35页 |
·系统开发的技术路线 | 第35-36页 |
·系统的开发环境 | 第36-43页 |
·三维建模软件 | 第36-38页 |
·渲染工具 | 第38-39页 |
·非线性编辑软件 | 第39-40页 |
·三维引擎 | 第40-43页 |
·本章总结 | 第43-45页 |
4 煤矿副井提升机虚拟现实系统虚拟场景的构建 | 第45-65页 |
·模型建立的原则与流程 | 第45-46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46-53页 |
·煤矿副井提升系统井上部分 | 第46-48页 |
·煤矿副井提升系统的井下部分 | 第48-49页 |
·罐笼和井筒 | 第49-50页 |
·矿车和矿工 | 第50-51页 |
·模型的合并 | 第51-52页 |
·烘焙与导出 | 第52-53页 |
·教学视频的制作 | 第53-54页 |
·交互功能的实现 | 第54-62页 |
·主界面的程序设计 | 第54页 |
·视频学习功能的程序设计 | 第54-55页 |
·模拟操作功能的程序设计 | 第55-61页 |
·题库练习功能的程序设计 | 第61-62页 |
·试题考试功能的程序设计 | 第62页 |
·本章总结 | 第62-65页 |
5 煤矿副井提升机虚拟现实系统硬件的设计 | 第65-75页 |
·硬件结构框图 | 第65-66页 |
·硬件电路设计 | 第66-69页 |
·电源电路 | 第66-67页 |
·模拟量输入电路设计 | 第67页 |
·开关量输入电路设计 | 第67页 |
·数码管显示电路设计 | 第67-68页 |
·开关量输出电路设计 | 第68页 |
·串口通信电路设计 | 第68-69页 |
·软件系统设计 | 第69-73页 |
·主程序设计 | 第69-70页 |
·AD模数转换初始化 | 第70页 |
·串口通信中断程序 | 第70-73页 |
·本章总结 | 第73-75页 |
6 煤矿副井提升机虚拟现实系统的实现 | 第75-81页 |
·系统界面的实现效果 | 第75-77页 |
·初始界面的效果图 | 第75页 |
·交互功能的效果图 | 第75-77页 |
·硬件系统的实现 | 第77-80页 |
·操作台的实现 | 第78-79页 |
·信号台的实现 | 第79-80页 |
·本章总结 | 第80-81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第81页 |
·发展展望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附录 1 | 第87-88页 |
附录 2 | 第88-89页 |
附录 3 | 第89-90页 |
附录 4 | 第90-91页 |
附录 5 | 第91-94页 |
附录 6 | 第94-99页 |
作者简历 | 第99-10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