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及实践意义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第一节 研究意义及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学者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8页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有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理论渊源 | 第19-28页 |
第一节 何为“有机马克思主义”? | 第19-21页 |
第二节 怀特海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与比较 | 第21-23页 |
第三节 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依据 | 第23-28页 |
第三章 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 | 第28-34页 |
第一节 从社会制度层面反思生态危机 | 第28-30页 |
第二节“现代性”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深层原因 | 第30-32页 |
第三节 走出“现代性”的最佳替代方案 | 第32-34页 |
第四章 有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追求 | 第34-40页 |
第一节 共同福祉的经济学体系 | 第34-36页 |
第二节 农业应该使土壤再生 | 第36-37页 |
第三节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收获智慧 | 第37-40页 |
第五章 有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 第40-46页 |
第一节 有机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 第40-43页 |
第二节 有机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不谋而合 | 第43-46页 |
第六章 小结——有机马克思主义未完待续 | 第4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研究生期间所获奖励及科研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