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18页 |
| 1 引言 | 第18-23页 |
| ·课题来源 | 第18页 |
|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20-21页 |
| ·本文的组织结构及研究路线 | 第21-23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23-55页 |
| ·混沌理论和密码学的简介 | 第23-35页 |
| ·混沌基础理论 | 第23-29页 |
| ·密码学简介 | 第29-32页 |
| ·混沌密码的相关研究 | 第32-35页 |
| ·公钥密码的相关研究 | 第35-39页 |
| ·大数分解类公钥密码 | 第36-37页 |
| ·离散对数类公钥密码 | 第37页 |
| ·椭圆曲线离散对数类公钥密码 | 第37-38页 |
| ·抗量子攻击公钥密码 | 第38-39页 |
| ·混沌公钥密码的研究现状 | 第39-54页 |
| ·基于混沌同步的公钥密码 | 第41-43页 |
| ·基于混沌分形的公钥密码 | 第43-45页 |
| ·基于混沌β变换的公钥密码 | 第45-47页 |
| ·基于Chebyshev混沌映射的公钥密码 | 第47-52页 |
| ·基于环面自同构的公钥密码 | 第52-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3 基于时空混沌系统的Hash函数研究 | 第55-75页 |
| ·两种混沌Hash函数的缺陷分析 | 第56-61页 |
| ·基于简单混沌映射的Hash函数 | 第56-58页 |
| ·基于混沌神经网络的Hash函数 | 第58-60页 |
| ·混沌Hash函数的安全设计原则 | 第60-61页 |
| ·全局耦合时空混沌系统 | 第61-64页 |
| ·时空混沌系统 | 第61-62页 |
| ·随机性测试 | 第62-64页 |
| ·基于时空混沌系统的Hash函数构造 | 第64-67页 |
| ·HFGCS设计方案 | 第64-66页 |
| ·HFGCS方案特征 | 第66-67页 |
| ·性能和安全性分析 | 第67-73页 |
| ·明文敏感性测试 | 第67-68页 |
| ·混淆和扩散的统计分析 | 第68-71页 |
| ·抗碰撞分析 | 第71-73页 |
| ·性能比较 | 第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 4 基于Chebyshe多项式的公钥密码研究 | 第75-90页 |
| ·基于Chebyshev多项式的公钥密码安全设计 | 第75-80页 |
| ·有限域CEPKC方案缺陷分析 | 第75-76页 |
| ·CEPKC-Ⅰ方案设计 | 第76-77页 |
| ·CEPKC-Ⅱ方案设计 | 第77-78页 |
| ·安全性能比较 | 第78-80页 |
| ·CEPKC-Ⅱ方案的可证明安全性研究 | 第80-86页 |
| ·相关难题假设 | 第81-82页 |
| ·IND-CCA2攻击模型 | 第82-83页 |
| ·CEPKC-Ⅱ方案安全性证明 | 第83-86页 |
| ·基于Chebyshev多项式的公钥密码方案实现 | 第86-89页 |
| ·CEPKC-Ⅱ方案的实现 | 第86-87页 |
| ·数值模拟 | 第87-89页 |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 5 基于Chebyshev多项式的数字签名研究 | 第90-101页 |
| ·Chebyshev数字签名的相关研究 | 第91-95页 |
| ·CRDSS数字签名方案 | 第91-92页 |
| ·DSSCM数字签名方案 | 第92-93页 |
| ·ECM-IDS数字签名方案 | 第93-95页 |
| ·基于身份的前向安全数字签名方案 | 第95-100页 |
| ·IBFSS方案设计 | 第96-97页 |
| ·IBFSS方案分析 | 第97-99页 |
| ·性能比较 | 第99-10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 6 基于Chebyshev多项式的密钥交换协议研究 | 第101-115页 |
| ·三方密钥交换协议研究 | 第102-108页 |
| ·3PKAC-Ⅰ方案缺陷分析 | 第103-104页 |
| ·3PKAC-Ⅱ方案设计 | 第104-106页 |
| ·安全性分析 | 第106-108页 |
| ·两方密钥交换协议研究 | 第108-113页 |
| ·2PKAC方案设计 | 第109-111页 |
| ·安全性分析 | 第111-113页 |
| ·安全和性能比较 | 第11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3-115页 |
| 7 基于DNA编码的混沌图像加密方案研究 | 第115-132页 |
| ·选择图像加密方案的研究 | 第117-123页 |
| ·DNA编码和运算 | 第117-118页 |
| ·SIE方案加密过程 | 第118-122页 |
| ·SIE方案解密过程 | 第122页 |
| ·实验模拟 | 第122-123页 |
| ·基于SIE和CEPKC-Ⅱ的混合加密体制 | 第123-124页 |
| ·安全和性能分析 | 第124-130页 |
| ·穷举攻击分析 | 第124-125页 |
| ·统计攻击分析 | 第125-128页 |
| ·差分攻击分析 | 第128-129页 |
| ·选择明文攻击分析 | 第129页 |
| ·性能比较分析 | 第129-130页 |
| ·加密速度测试 | 第1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0-132页 |
| 8 结论 | 第132-136页 |
| ·本文总结 | 第132-133页 |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133-136页 |
| ·本文研究展望 | 第133-134页 |
| ·混沌密码研究展望 | 第134-1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6-149页 |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第149-153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