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Cu-Fe/HZSM-5催化剂的改性及其协同等离子体活化CO2加氢合成二甲醚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符号说明第12-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23页
   ·前言第14页
   ·CO_2加氢合成二甲醚的研究现状第14-17页
     ·CO_2加氢合成二甲醚的生产工艺第15页
     ·CO_2加氢合成二甲醚的反应机理第15-16页
     ·CO_2的活化方式第16页
     ·CO_2加氢合成二甲醚过程的催化剂研究进展第16-17页
   ·等离子体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第17-20页
     ·等离子体放电类型第17-18页
     ·等离子体在制备催化剂中的应用第18页
     ·等离子体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第18-20页
   ·CO_2加氢合成二甲醚的动力学研究进展第20-21页
   ·论文选题思路、意义和研究内容第21-23页
     ·选题思路及意义第21-22页
     ·研究内容第22-23页
第二章 La、Ce改性的Cu-Fe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CO_2加氢合成二甲醚第23-33页
   ·前言第23页
   ·实验部分第23-26页
     ·催化剂的制备第23-24页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24-25页
     ·催化剂的表征第25-26页
   ·结果与讨论第26-32页
     ·La、Ce改性的Cu-Fe催化剂的XRD分析第26-27页
     ·La、Ce改性的Cu-Fe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第27-28页
     ·La、Ce改性的Cu-Fe催化剂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28-29页
     ·La、Ce改性的Cu-Fe催化剂的H_2程序升温还原分析第29-30页
     ·Cu-Fe-La/HZSM-5、Cu-Fe-Ce/HZSM-5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第30-31页
     ·不同助剂改性的Cu-Fe/HZSM-5催化剂的稳定性第31-32页
   ·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Cu-Fe-Ce/HZSM-5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CO_2加氢合成二甲醚第33-48页
   ·前言第33页
   ·实验部分第33-34页
     ·Cu-Fe-Ce/HZSM-5催化剂的制备第33-34页
     ·Cu-Fe-Ce/HZSM-5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34页
     ·Cu-Fe-Ce催化剂的表征第34页
   ·结果与讨论第34-46页
     ·CeO_2含量对Cu-Fe-Ce/HZSM-5催化CO_2加氢合成二甲醚的影响第34-35页
     ·XRD分析第35-36页
     ·拉曼光谱分析第36-37页
     ·透射电镜分析第37-38页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分析第38-39页
     ·前驱体的热分析第39-41页
     ·H_2程序升温还原分析第41-42页
     ·吡啶吸附红外分析第42-43页
     ·Cu-Fe-Ce/HZSM-5催化剂的工艺条件考察第43-45页
     ·Cu-Fe-Ce/HZSM-5催化剂的稳定性考察和积碳分析第45-46页
   ·小结第46-48页
第四章 等离子体活化CO_2催化加氢合成二甲醚第48-67页
   ·前言第48页
   ·实验部分第48-50页
   ·结果与讨论第50-66页
     ·等离子体活化CO_2催化加氢合成二甲醚的协同效应第50页
     ·等离子体活化CO_2催化加氢合成二甲醚的工艺条件考察第50-54页
     ·等离子体活化CO_2催化加氢合成二甲醚的本征动力学第54-66页
   ·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7-70页
   ·结论第67-68页
   ·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80页
致谢第80-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西高校学生的外来生物入侵风险意识及管理对策研究
下一篇:闪锌矿型硫化锌的制备及相变为纤锌矿型硫化锌的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