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5页 |
·植物病毒病概况 | 第12-15页 |
·植物源抗病毒活性物质的研究概况 | 第15页 |
·生物大分子抗病毒剂的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猕猴桃属植物及其活性研究 | 第16-17页 |
·猕猴桃属植物的生物学特征 | 第16-17页 |
·猕猴桃属植物的化学成分 | 第17-22页 |
·三萜类 | 第17-19页 |
·黄酮类 | 第19-20页 |
·甾醇类 | 第20页 |
·糖类 | 第20-21页 |
·有机酸 | 第21页 |
·其他 | 第21-22页 |
·猕猴桃属植物的生物活性 | 第22-23页 |
·抗肿瘤活性 | 第22页 |
·抗氧化作用 | 第22-23页 |
·降血脂作用 | 第23页 |
·抗病毒活性 | 第23页 |
·免疫调节作用 | 第23页 |
·农用活性 | 第23页 |
·本论文设计思路的提出 | 第23-25页 |
第二章 中华猕猴桃根皮粗提物抗烟草花叶病毒病室内生测 | 第25-34页 |
·供试材料 | 第25页 |
·供试植物样品及药剂 | 第25页 |
·供试毒源 | 第25页 |
·供试植物 | 第25页 |
·主要试剂 | 第25页 |
·试验方法 | 第25-27页 |
·乙醇提取物制备及不同极性有机溶剂的萃取 | 第25-26页 |
·中华猕猴桃根皮提取物对TMV室内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 第26-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3页 |
·体外钝化活性测定结果 | 第27-29页 |
·抑制初侵染(预防)活性测定结果 | 第29-31页 |
·抑制增殖(治疗)活性 | 第31-33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3页 |
·讨论 | 第33-34页 |
第三章 中华猕猴桃根皮活性成分分离、结构鉴定及活性测定 | 第34-4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4页 |
·材料 | 第34页 |
·主要试剂 | 第34页 |
·主要仪器 | 第34页 |
·试验方法 | 第34-36页 |
·化学成分分离方法 | 第34-35页 |
·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方法 | 第35页 |
·化合物生物测定方法 | 第35-36页 |
·中华猕猴桃根皮抗TMV活性成分鉴定 | 第36-40页 |
·活性化合物的抗病毒活性测定 | 第40-42页 |
·体外钝化作用 | 第40页 |
·抑制初侵染(预防)作用 | 第40页 |
·抑制增殖(治疗)作用 | 第40-42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2页 |
·讨论 | 第42-43页 |
第四章 中华猕猴桃根皮提取物预防烟草病毒病田间小区试验 | 第43-4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3页 |
·试验药剂 | 第43页 |
·供试对象 | 第43页 |
·试验地点 | 第43页 |
·试验仪器 | 第43页 |
·试验方法 | 第43-44页 |
·数据处理 | 第44页 |
·中华猕猴桃根皮提取物预防烟草病毒病田间小区试验结果 | 第44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44-46页 |
·小结 | 第44页 |
·讨论 | 第44-46页 |
第五章 问题与讨论 | 第46-48页 |
·中华猕猴桃根皮抗病毒活性成分值得继续分离 | 第46页 |
·加强田间试验 | 第46页 |
·扩大防治谱的筛选 | 第46-4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附图 | 第53-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