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研究
| 摘要 | 第8-10页 |
| Abstract | 第10-11页 |
| 前言 | 第12-14页 |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页 |
| 二、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第一章 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基础理论 | 第14-17页 |
| 一、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含义 | 第14页 |
| 二、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法理依据 | 第14-16页 |
| 三、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性质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我国股东优先购买权的立法嬗变 | 第17-21页 |
| 一、1993年制定股东优先购买权 | 第17页 |
| 二、2005年补充修正股东优先购买权 | 第17-18页 |
| 三、《公司法司法解释(四)》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 第18-21页 |
| 第三章 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内部逻辑问题 | 第21-26页 |
| 一、同意规则名存实亡 | 第21-23页 |
| 二、后悔权的不合理性 | 第23-25页 |
| 三、公司章程的干预效力 | 第25-26页 |
| 第四章 域外立法对我国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启示 | 第26-30页 |
| 一、德国赋权性规范的经验参考 | 第26-27页 |
| 二、法国单层同意规则的参考 | 第27页 |
| 三、日本单层同意规则的参考 | 第27-28页 |
| 四、英国单层优先购买规则的参考 | 第28页 |
| 五、我国台湾地区双重限制模式的借鉴 | 第28-30页 |
| 第五章 基于双重限制模式的优化路径 | 第30-36页 |
| 一、明确立法目的 | 第30-31页 |
| 二、同意规则实质化 | 第31-34页 |
| 三、限制反悔权的行使 | 第34-35页 |
| 四、充分发挥公司章程的能动性 | 第35-36页 |
| 结语 | 第36-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 致谢 | 第40-41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