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综述 | 第10页 |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理论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实证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对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文章的创新之处 | 第16页 |
2 北京企业技术获取型OFDI的特征 | 第16-22页 |
·规模较小,尚未达到质的飞跃 | 第17-18页 |
·投资多流向发达国家,仅有少部分在发展中国家 | 第18-20页 |
·行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但不同时期有不同侧重点 | 第20-21页 |
·投资模式逐渐多元化,但仍以跨国并购为主 | 第21-22页 |
3 技术获取型OFDI风险定性分析 | 第22-28页 |
·技术获取型OFDI政治风险及其成因 | 第23-25页 |
·技术获取型OFDI政治风险的内涵 | 第23页 |
·技术获取型OFDI政治风险的成因 | 第23-25页 |
·技术获取型OFDI经济风险及其成因 | 第25-26页 |
·技术获取型OFDI经济风险的内涵 | 第25页 |
·技术获取型OFDI经济风险的成因 | 第25-26页 |
·技术获取型OFDI文化风险及其成因 | 第26-27页 |
·技术获取型OFDI文化风险的内涵 | 第26页 |
·技术获取型OFDI文化风险的成因 | 第26-27页 |
·技术获取型OFDI技术风险及其成因 | 第27-28页 |
·技术获取型OFDI技术风险的内涵 | 第27页 |
·技术获取型OFDI技术风险的成因 | 第27-28页 |
4 北京企业技术获取型OFDI风险量化与评估 | 第28-37页 |
·北京企业技术获取型OFDI风险指标体系建立 | 第28-30页 |
·政治风险指标的选取 | 第28页 |
·经济风险指标的选取 | 第28-29页 |
·文化风险指标的选取 | 第29页 |
·技术风险指标的选取 | 第29-30页 |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30-31页 |
·样本选取 | 第30-31页 |
·数据来源 | 第31页 |
·北京企业技术获取型OFDI风险评估实证研究 | 第31-36页 |
·风险指标的归一化处理 | 第31-33页 |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风险因子得分 | 第33-36页 |
·基于聚类法的风险等级评估 | 第36页 |
·本章小节 | 第36-37页 |
5 北京企业技术获取型OFDI风险预警系统研究 | 第37-42页 |
·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 | 第37-38页 |
·预警模型的建立 | 第38-39页 |
·数据选取和模型检验 | 第39-40页 |
·数据选取 | 第39页 |
·模型检验 | 第39-40页 |
·北京企业技术获取型OFDI风险预警结果 | 第40-42页 |
·本章小节 | 第42页 |
6 北京企业技术获取型OFDI风险防范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42-47页 |
·北京企业技术获取型OFDI风险防范研究结论 | 第42-43页 |
·北京企业技术获取型OFDI风险防范对策建议 | 第43-47页 |
·政治风险的防范对策 | 第43-44页 |
·经济风险的防范对策 | 第44-45页 |
·文化风险的防范对策 | 第45页 |
·技术风险的防范对策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 | 第50-52页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