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生物评价、生态评价论文

基于定性与定量结合的青海省生态系统美学价值综合评估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1 绪论第12-16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持续深入第12页
     ·青海省生态系统美学价值流失严重第12-13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页
     ·研究目的第13页
     ·研究意义第13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3-14页
     ·研究内容第13-14页
     ·研究方法第14页
   ·技术路线第14-16页
2 文献综述第16-28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16-19页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第16页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第16-17页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功能价值第17页
     ·生态系统美学价值第17-18页
     ·小结第18-19页
   ·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第19-21页
     ·国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第19-20页
     ·国内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第20-21页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美学价值研究第21-26页
     ·国内外生态系统美学价值分类研究第21-22页
     ·国内生态系统美学价值分类研究第22-23页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美学价值评估方法第23-26页
   ·生态系统美学价值评估实践研究第26-27页
   ·小结第27-28页
3 研究区域概况第28-32页
   ·青海省生态系统概况第28-30页
     ·森林生态系统第29页
     ·草地生态系统第29页
     ·湿地生态系统第29页
     ·荒漠生态系统第29页
     ·农田生态系统第29-30页
   ·青海省生态环境问题第30-32页
     ·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第30页
     ·水土流失程度日益严重第30页
     ·源头来水量逐年减少第30-31页
     ·生物多样性逐渐减少第31页
     ·生态难民数量逐年增加第31-32页
4 青海省生态系统美学价值评估方法体系第32-48页
   ·理论基础第32-34页
     ·景观生态学理论第32页
     ·景观美学价值论第32-33页
     ·消费者剩余理论第33-34页
   ·青海省生态系统美学价值评估方法概述第34-35页
   ·青海省生态系统美学价值定性评价的方法运用第35-43页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35-36页
     ·青海省生态系统美学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第36-38页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38-41页
     ·青海省生态系统美学价值定性评价数据分析方法第41页
     ·小结第41-43页
   ·青海省生态系统美学价值定量评估的方法运用第43-48页
     ·CVM基本步骤第43-44页
     ·CVM的偏差问题第44-45页
     ·青海省生态系统美学价值定量评估数据分析方法第45-46页
     ·小结第46-48页
5 调查方案设计与实施第48-56页
   ·调查方案设计第48-49页
     ·调查地点确定第48-49页
     ·调查对象的确定第49页
     ·调查样本量的确定第49页
   ·面访调查问卷设计第49-53页
     ·定性评价设计内容第49-50页
     ·定量评估设计内容第50-53页
   ·调查实施第53-54页
   ·调查实施效果第54-56页
6 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美学价值评估第56-76页
   ·北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美学价值评估第56-62页
     ·北山国家森林公园概况及其存在问题第56-57页
     ·样本概况第57-58页
     ·北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美学价值定性评价第58-61页
     ·北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美学价值定量评估第61-62页
   ·孟达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美学价值评估第62-68页
     ·孟达国家自然保护区概况及其存在问题第62-63页
     ·样本概况第63-64页
     ·孟达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美学价值定性评价第64-66页
     ·孟达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美学价值定量评估第66-68页
   ·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生态系统美学价值评估第68-74页
     ·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概况及其存在问题第68-69页
     ·样本概况第69-70页
     ·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生态系统美学价值定性评价第70-72页
     ·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生态系统美学价值定量评估第72-74页
   ·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美学价值评估小结第74-76页
     ·美学价值定性评价结果第74页
     ·美学价值定量评价结果第74-76页
7 青海省草地生态系统美学价值评估第76-83页
   ·祁连山风光旅游区生态系统美学价值评估第76-82页
     ·祁连山风光旅游区概况及其存在问题第76-77页
     ·样本概况第77-78页
     ·祁连山风光旅游区生态系统美学价值定性评价第78-80页
     ·祁连山风光旅游区生态系统美学价值定量评估第80-82页
   ·青海省草地生态系统美学价值评估小结第82-83页
     ·美学价值定性评价结果第82页
     ·美学价值定量评估结果第82-83页
8 青海省荒漠生态系统美学价值评估第83-95页
   ·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美学价值评估第83-88页
     ·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概况及其存在问题第83-84页
     ·样本概况第84-85页
     ·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美学价值定性评价第85-86页
     ·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美学价值定量评估第86-88页
   ·昆仑山国家地质公园生态系统美学价值评估第88-93页
     ·昆仑山国家地质公园概况及其存在问题第88-89页
     ·样本概况第89-90页
     ·昆仑山国家地质公园生态系统美学价值定性评价第90-91页
     ·昆仑山国家地质公园生态系统美学价值定量评估第91-93页
   ·青海省荒漠生态系统美学价值评估小结第93-95页
     ·美学价值定性评价结果第93页
     ·美学价值定量评价结果第93-95页
9 青海省湿地生态系统美学价值评估第95-120页
   ·青海湖生态系统美学价值评估第95-100页
     ·青海湖概况及其存在问题第95-96页
     ·样本概况第96-97页
     ·青海湖生态系统美学价值定性评价第97-99页
     ·青海湖生态系统美学价值定量评估第99-100页
   ·年保玉则国家地质公园生态系统美学价值评估第100-106页
     ·年保玉则国家地质公园概况及其存在问题第100-101页
     ·样本概况第101-102页
     ·年保玉则国家地质公园生态系统美学价值定性评价第102-104页
     ·年保玉则国家地质公园生态系统美学价值定量评估第104-106页
   ·贵德黄河清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美学价值评估第106-112页
     ·贵德黄河清国家湿地公园概况及其存在问题第106-107页
     ·样本概况第107-108页
     ·贵德黄河清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美学价值定性评价第108-110页
     ·贵德黄河清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美学价值定量评估第110-112页
   ·克鲁克湖——托素湖生态系统美学价值评估第112-117页
     ·克鲁克湖——托素湖概况及其存在问题第112-113页
     ·样本概况第113-114页
     ·克鲁克湖——托素湖生态系统美学价值定性评价第114-116页
     ·克鲁克湖—托素湖生态系统美学价值定量评估第116-117页
   ·青海省湿地生态系统美学价值评估小结第117-120页
     ·美学价值定性评价结果第117-118页
     ·美学价值定量评价结果第118-120页
10 青海省农田生态系统美学价值评估第120-127页
   ·门源百里油菜花景区生态系统美学价值评估第120-125页
     ·门源百里油菜花景区概况及其存在问题第120-121页
     ·样本概况第121-122页
     ·门源百里油菜花景区生态系统美学价值定性评价第122-124页
     ·门源百里油菜花景区生态系统美学价值定量评估第124-125页
   ·青海省农田生态系统美学价值评估小结第125-127页
     ·美学价值定性评价结果第125-126页
     ·美学价值定量评价结果第126-127页
11 青海省生态系统美学总价值评估第127-133页
   ·五大生态系统美学价值定性评价结果分析第127-128页
   ·五大生态系统美学价值定量评估结果分析第128-129页
   ·五大生态系统美学价值结果综合分析第129-130页
   ·青海省生态系统美学总价值推算第130-133页
     ·推算方法第130-131页
     ·推算结果第131-133页
12 结论与讨论第133-138页
   ·结论第133-135页
     ·青海省生态系统美学价值评估结果第133-134页
     ·美学价值的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估结果存在较大差距第134页
     ·旅游者与当地居民对美学价值评价存在一定差异第134-135页
   ·研究局限第135页
     ·未对定量评估展开区分研究第135页
     ·调查数据的局限性第135页
     ·运算数据偏差第135页
   ·研究展望第135-138页
     ·指导青海省生态补偿制度的制定实施第135-136页
     ·纵向开展某一生态系统美学价值评估第136页
     ·生态系统美学价值动态研究第136-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2页
附录:“大美青海”美学价值评估调查问卷第142-146页
个人简介第146-148页
导师简介第148-150页
获得成果目录第150-152页
致谢第15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针阔混交红松林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与养分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植物群落类型的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土壤空间变异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