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化—好氧工艺处理硅生产废水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2页 |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硅生产废水的产生及其危害 | 第10-13页 |
·晶体硅生产流程及其废水的产生 | 第10-11页 |
·硅生产废水中污染成分的危害 | 第11-13页 |
·硅生产废水常用处理方法 | 第13-21页 |
·F-的去除 | 第13-16页 |
·乳酸的处理 | 第16-21页 |
·工程建设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工程建设背景 | 第21-22页 |
第2章 处理工艺设计 | 第22-35页 |
·设计处理水质水量 | 第22-24页 |
·设计水量 | 第22页 |
·设计水质 | 第22-23页 |
·水质分析 | 第23-24页 |
·设计工艺流程 | 第24-25页 |
·主要处理单元工艺分析 | 第25-30页 |
·调节池 | 第25页 |
·预处理单元 | 第25-28页 |
·好氧处理单元 | 第28-29页 |
·污泥处理单元 | 第29-30页 |
·处理单元主要设计参数 | 第30-34页 |
·水解酸化池的设计 | 第30-31页 |
·接触氧化池设计 | 第31-32页 |
·其他处理单元设计参数 | 第32-33页 |
·系统流程图 | 第33页 |
·监测项目及监测方法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污水处理系统的启动与运行 | 第35-55页 |
·污水处理站概况 | 第35-36页 |
·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 第36-37页 |
·启动前进水水质的分析 | 第37-38页 |
·进水水质的测定 | 第37-38页 |
·进水水质分析 | 第38页 |
·混凝处理单元的启动 | 第38-42页 |
·混凝实验 | 第39-40页 |
·混凝启动存在的问题 | 第40-41页 |
·絮凝池改造调试 | 第41-42页 |
·SS 的去除对COD 的影响 | 第42页 |
·生物处理系统的启动 | 第42-50页 |
·水解酸化池的启动 | 第43-47页 |
·接触氧化池的启动 | 第47-50页 |
·系统稳定运行结果 | 第50-53页 |
·COD 去除率 | 第50-51页 |
·BOD 去除率 | 第51页 |
·SS 去除率 | 第51-52页 |
·pH 值的调整 | 第52页 |
·运行成本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4章 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55-62页 |
·停留时间对水解酸化的影响 | 第55-57页 |
·污泥浓度对于水解酸化的影响 | 第57-58页 |
·pH 值对于水解酸化的影响 | 第58-59页 |
·停留时间对接触氧化的影响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