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9页 |
·课题背景 | 第12-16页 |
·苯酚环类物质在制药业中的应用及对环境的危害 | 第12-13页 |
·吡啶环类物质在制药业中的应用及对环境的危害 | 第13-14页 |
·硝基苯环类物质在制药业中的应用及对环境的危害 | 第14-15页 |
·β-lactam环类物质在制药业中的应用及对环境的危害 | 第15-16页 |
·典型制药污染物的传统处理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5页 |
·TiO_2 光催化降解典型制药污染物的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电子捕获剂协同TiO_2 光催化的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贵金属改性纳米TiO_2 的催化特性 | 第24-25页 |
·本课题研究思路 | 第25-27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7-28页 |
·课题来源 | 第27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7-28页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9-36页 |
·实验材料 | 第29-30页 |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光催化实验装置 | 第30-31页 |
·实验操作 | 第31-35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1-32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32页 |
·电子捕获剂选择 | 第32-33页 |
·催化剂活性评价实验 | 第33-34页 |
·动力学分析 | 第34-35页 |
·污染物浓度的检测方法 | 第35页 |
·光催化活性评价指标 | 第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6-43页 |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 第36-37页 |
·比表面积测定 | 第37页 |
·表面形态和元素分析 | 第37-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电子捕获剂协同载贵金属TiO_2 光催化降解苯酚的研究 | 第43-53页 |
·实验 | 第43-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52页 |
·电子捕获剂的选择 | 第44-45页 |
·空白对照实验 | 第45-46页 |
·载贵金属TiO_2 的活性 | 第46页 |
·实验参数优化 | 第46-50页 |
·动力学分析 | 第50-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电子捕获剂协同载贵金属TiO_2 光催化降解吡啶的研究 | 第53-62页 |
·实验 | 第5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4-60页 |
·电子捕获剂的选择 | 第54页 |
·空白对照实验 | 第54-55页 |
·载贵金属TiO_2 的活性 | 第55-56页 |
·实验参数优化 | 第56-59页 |
·动力学分析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2页 |
第6章 电子捕获剂协同载贵金属TiO_2 光催化降解硝基苯的研究 | 第62-70页 |
·实验 | 第6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3-69页 |
·电子捕获剂的选择 | 第63页 |
·空白对照实验 | 第63-64页 |
·载贵金属TiO_2 的活性 | 第64-65页 |
·实验参数优化 | 第65-68页 |
·动力学分析 | 第68-69页 |
·小结 | 第69-70页 |
第7章 电子捕获剂协同载贵金属TiO_2 光催化降解β-lactam类抗生素阿莫西林的研究 | 第70-79页 |
·实验 | 第70-7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1-78页 |
·电子捕获剂的选择 | 第71页 |
·空白对照实验 | 第71-72页 |
·载贵金属TiO_2 活性的对比 | 第72-73页 |
·实验参数优化 | 第73-76页 |
·动力学分析 | 第76-78页 |
·小结 | 第78-79页 |
结论和建议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