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30页 |
·污泥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污泥的来源与分类 | 第11-13页 |
·剩余污泥的组成特点及危害 | 第13-15页 |
·剩余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概述 | 第15-17页 |
·污泥的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置简介 | 第17-28页 |
·超临界水及其性质 | 第17-22页 |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及特点 | 第22-27页 |
·污泥的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的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第28-30页 |
·课题背景 | 第28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8-29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0-38页 |
·试验装置 | 第30-31页 |
·试验装置流程图 | 第30-31页 |
·试验装置主要部件规格 | 第31页 |
·试验影响因素及条件控制 | 第31-33页 |
·试验影响因素 | 第31-32页 |
·试验步骤 | 第32-33页 |
·试验污泥特性 | 第33页 |
·测试指标及方法 | 第33-36页 |
·含水率的测定 | 第33页 |
·COD_(cr) 的测定 | 第33-34页 |
·总磷的测定 | 第34页 |
·可溶性正磷酸盐的测定 | 第34-35页 |
·氨氮的测定 | 第35页 |
·总氮的测定 | 第35-36页 |
·固体废物毒性浸出方法 | 第36页 |
·重金属的测定 | 第36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36-37页 |
·计算方法 | 第37-3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8-69页 |
·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剩余污泥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38-47页 |
·各因素对COD_(cr) 的影响 | 第38-41页 |
·各因素对总氮、氨氮的影响 | 第41-44页 |
·各因素对正磷酸盐和总磷的影响 | 第44-47页 |
·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剩余污泥的参数优化 | 第47-59页 |
·试验设计 | 第47-48页 |
·回归方程的建立与分析 | 第48-52页 |
·各因素交互作用的响应面直观分析 | 第52-55页 |
·系统最优参数的确定与验证 | 第55页 |
·超临界水氧化压力条件对剩余污泥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5-59页 |
·超临界水氧化降解剩余污泥的动力学研究 | 第59-64页 |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第60页 |
·反应级数的估算 | 第60-63页 |
·反应速率常数与活化能的求取 | 第63-64页 |
·误差分析 | 第64页 |
·超临界水氧化剩余污泥过程中的重金属迁移规律的研究 | 第64-69页 |
·重金属含量变化规律 | 第64-65页 |
·SEM-EDX 分析 | 第65-67页 |
·XRD 分析 | 第67-68页 |
·毒性浸出分析 | 第68-69页 |
4 讨论 | 第69-72页 |
·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剩余污泥的机理探讨 | 第69页 |
·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剩余污泥的经济性分析 | 第69-72页 |
5 结论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