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目录 | 第10-13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3-21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国外研究 | 第14-17页 |
·国内研究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8-20页 |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第2章 社会阶层分化对党执政基础影响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马克思的阶级理论 | 第21-22页 |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 | 第22-23页 |
·社会阶层结构理论 | 第23-25页 |
·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分化 | 第23-24页 |
·社会阶层结构理论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我国社会阶层分化的现状 | 第26-36页 |
·我国社会阶层的分化 | 第26-31页 |
·我国工人阶级的分化 | 第26-27页 |
·我国农民阶级的分化 | 第27-29页 |
·我国知识分子阶层的分化 | 第29-31页 |
·我国新社会阶层的形成 | 第31-35页 |
·我国新社会阶层的产生 | 第31-32页 |
·我国新社会阶层的形成 | 第32-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社会阶层分化对党执政基础的双重影响 | 第36-43页 |
·社会阶层分化给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带来的机遇 | 第36-38页 |
·队伍壮大和素质提升的工人阶级成为党执政基础的中坚力量 | 第36-37页 |
·不断向城市分化的农民阶级有利于党执政基础的加强 | 第37-38页 |
·新社会阶层成为党群众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38页 |
·社会阶层分化对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出的挑战 | 第38-42页 |
·两大阶级政治经济地位的错位影响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 | 第38-40页 |
·新社会阶层的出现给党执政基础的巩固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 第40-41页 |
·部分干部以权谋私问题严重干群矛盾加剧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社会阶层分化背景下巩固党执政基础的路径 | 第43-54页 |
·坚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 | 第43-44页 |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 第43页 |
·高度重视党的群众路线 | 第43-44页 |
·依法治国从严治党 | 第44页 |
·强化党对社会各阶层的整合功能 | 第44-47页 |
·正确处理各阶层的利益矛盾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 第44-46页 |
·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培育现代社会阶层结构 | 第46-47页 |
·保障工人阶级的政治权利 | 第47-50页 |
·保障政治权利维护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 | 第47-48页 |
·建立健全职工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体系 | 第48-49页 |
·不断提高工人阶级整体科技文化素质 | 第49页 |
·关注职工困难群体维护社会正义 | 第49-50页 |
·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 第50-53页 |
·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逐步推进基层民主 | 第50-51页 |
·转变农业生产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减轻农民负担 | 第51页 |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救助农民困难群体 | 第51页 |
·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 第51-52页 |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领域转移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1. 结论 | 第54-55页 |
2.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