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目标辐射特征波段转换方法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高温目标识别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波段转换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第2章 高温目标多维特征遥感识别原理与方法 | 第18-28页 |
·高温目标多维特征遥感识别基本概念 | 第18-20页 |
·黑体和灰体 | 第18-19页 |
·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 | 第19页 |
·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 | 第19-20页 |
·高温目标遥感识别方法 | 第20-27页 |
·高温目标探测方法 | 第21-23页 |
·高温点温度反演方法 | 第23-24页 |
·火山灰云识别方法 | 第24页 |
·高温目标探测应用 | 第24-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高温目标辐射特征波段转换方法建模 | 第28-55页 |
·高温目标辐射特征波段转换方法理论基础 | 第28-29页 |
·高温目标辐射量波段转换模型 | 第29-31页 |
·高温目标辐射量仿真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42页 |
·通道光谱响应 | 第31-32页 |
·观测天顶角对透过率的影响 | 第32-34页 |
·水汽总量对透过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二氧化碳浓度对透过率的影响 | 第35-37页 |
·气溶胶模式对透过率的影响 | 第37-39页 |
·大气廓线分布对透过率的影响 | 第39-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高温目标辐射量仿真 | 第42-43页 |
·不同条件下透过率数据仿真 | 第42页 |
·不同条件下辐亮度数据仿真 | 第42-43页 |
·高温目标辐射量仿真数据建模 | 第43-52页 |
·透过率关系建模 | 第43-45页 |
·背景辐亮度关系建模 | 第45-49页 |
·不同条件下建模模型汇总 | 第49-52页 |
·模型精度验证 | 第52-54页 |
·透过率模型精度验证 | 第52-53页 |
·背景辐射模型精度验证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火山灰云波段转换建模 | 第55-68页 |
·火山灰云波段转换原理 | 第55-56页 |
·火山灰云辐射能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6-61页 |
·光学厚度对火山灰散射量的影响 | 第56-58页 |
·太阳天顶角对火山灰散射量的影响 | 第58页 |
·观测天顶角对火山灰散射量的影响 | 第58-60页 |
·大气廓线对火山灰散射量的影响 | 第60-61页 |
·火山灰云辐射能量数据获取 | 第61-62页 |
·火山灰云辐射量建模 | 第62-65页 |
·基于观测天顶角的波段关系建模 | 第62-63页 |
·其它条件下波段关系建模 | 第63-65页 |
·火山灰云辐射量转换模型汇总 | 第65-66页 |
·火山灰辐射量转换模型精度分析 | 第66-67页 |
·观测天顶角转换关系模型精度分析 | 第66-67页 |
·观测天顶角 180°下的辐亮度比值关系模型分析 | 第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5章 高温目标波段转换应用分析 | 第68-80页 |
·研究区域及概况 | 第68页 |
·数据选择与获取 | 第68-72页 |
·FY-3A/VIRR 仪器和数据特征 | 第69-70页 |
·MODIS 仪器和数据特征 | 第70-72页 |
·数据预处理 | 第72-74页 |
·辐射定标 | 第72-73页 |
·几何校正 | 第73-74页 |
·MODIS 产品校正 | 第74页 |
·火山目标识别 | 第74-75页 |
·高温目标波段转换结果分析 | 第75-79页 |
·目标波段转换 | 第75-76页 |
·波段转换方法验证 | 第76-77页 |
·波段转换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77-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总结 | 第80页 |
·本研究创新点 | 第80-81页 |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