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气氛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前言第10-16页
 (一) 本选题研究的意义第11页
 (二) 相关研究综述第11-15页
 (三) 本选题研究的思路与主要方法第15-16页
一、 课堂气氛及其意义第16-26页
 (一) 课堂气氛的内涵及类型第16-19页
  1. 气氛的涵义第16-17页
  2. 课堂气氛的涵义第17-18页
  3. 课堂气氛的主要类型第18-19页
 (二) 课堂气氛的精神结构第19-23页
  1. 课堂中的人际心理第19-20页
  2. 课堂中的接受情境第20-21页
  3. 课堂的总体精神气质第21-23页
 (三) 课堂气氛在教学中的意义第23-26页
  1. 有利于教师主导性的发挥第23-24页
  2. 有利于改善学生的接受心理第24页
  3. 在气氛中直接引导和规范学生行为第24-25页
  4. 能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第25页
  5. 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第25-26页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气氛的现实状况第26-39页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及其对课堂气氛的要求第26-29页
  1.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主要特点第26-28页
  2.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气氛的特殊要求第28-29页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气氛现状与问题第29-34页
  1. 人际心理视角下的课堂人际关系状况第30-31页
  2. 情境视角下的教学互动状况第31-32页
  3. 精神气质视角下的课堂文化状况第32-33页
  4. 教学的物质性空间与课堂气氛的匹配状况第33-34页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不当课堂气氛的主要原因第34-39页
  1. 教师课堂组织能力与教学艺术的局限第34-36页
  2. 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有限性第36-37页
  3. 学校的课程、教学与课堂管理制度的不当规约第37-39页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艺术第39-49页
 (一) 积极课堂气氛的认知前提第39-42页
  1. 课堂气氛之意义的认知第39-40页
  2. 课堂气氛之要求的认知第40页
  3. 课堂气氛之实现路径的认知第40-42页
 (二) 课堂组织管理中的气氛营造艺术第42-46页
  1. 课堂互动的激励与促进第42-43页
  2. 课堂规则的构建与课堂秩序维护第43-44页
  3. 教学机智与生成性课堂气氛第44-46页
 (三) 课堂气氛营造中的教师行为第46-49页
  1. 教师行为的人格示范第46-47页
  2. 教师非言语行为的运用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53页
附:本人在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思维导图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杭州市塘栖中学为例
下一篇:中学思想政治课地方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以皖北地区L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