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县盐田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2页 |
·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 第16-25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农用地 | 第16页 |
·耕地 | 第16页 |
·盐田 | 第16页 |
·盐碱地 | 第16-17页 |
·海滩涂 | 第17页 |
·基础理论 | 第17-21页 |
·区域发展理论 | 第17页 |
·乡村学派区域发展理论 | 第17-18页 |
·经济区域发展理论 | 第18页 |
·区域经济学理论 | 第18-19页 |
·平衡发展理论 | 第19页 |
·分工贸易理论 | 第19-20页 |
·城市圈区域经济理论 | 第20页 |
·比较利益理论与发展区域分工理论 | 第20-21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22-25页 |
·国外对盐田及盐开发研究 | 第22-23页 |
·国内关于盐田及盐开发研究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徐闻县盐田开发现状 | 第25-41页 |
·徐闻县基本情况 | 第25页 |
·盐历及徐闻盐田开发历史 | 第25-28页 |
·最初的人工煮盐:历史上有用锅煎熬制盐之举 | 第25-26页 |
·滩晒法的兴起:告别原始和制盐工艺飞跃的象征 | 第26页 |
·现代原盐生产的演进过程 | 第26-27页 |
·徐闻盐田受气候影响 | 第27-28页 |
·徐闻县盐田开发现状 | 第28-30页 |
·盐户文化素质 | 第30-32页 |
·盐户晒盐收入情况 | 第32-33页 |
·徐闻县国营和民营盐田生产经营的情况 | 第33-34页 |
·国营盐业经营现状 | 第33页 |
·民营盐田现状 | 第33-34页 |
·盐田个体及联营体制 | 第34-39页 |
·徐闻盐田与盐农个案调查 | 第34-36页 |
·徐闻盐田联营,效益明显 | 第36-39页 |
·徐闻县盐田优势及其工艺技术选择 | 第39-41页 |
·徐闻县原盐的优势 | 第39-40页 |
·徐闻县盐田工艺技术选择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徐闻县盐田开发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41-47页 |
·徐闻县盐田开发存在问题 | 第41-43页 |
·体制不顺 | 第41页 |
·经营模式陈旧 | 第41页 |
·规模小、人员多、效益差 | 第41-42页 |
·盐业市场监管难度大 | 第42页 |
·企业改革滞后 | 第42页 |
·徐闻原盐产品未列入政策性农业保险 | 第42-43页 |
·徐闻县盐田开发优势及不利因素 | 第43-47页 |
·徐闻盐田开发优势 | 第43-45页 |
·徐闻县盐田开发不利因素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徐闻县盐田开发的对策建议 | 第47-54页 |
·深化盐田管理改革,组建经济联合总社盐业企业 | 第47页 |
·改进盐田生产技术水平 | 第47-48页 |
·开发多样化盐产品 | 第48-49页 |
·发展盐化工产业,增加附加值盐产品 | 第49-50页 |
·保护盐户利益,将原盐产品列入省政策性农业保险 | 第50-51页 |
·保险范围 | 第50页 |
·建立盐田保险基金 | 第50-51页 |
·推动盐险交费与银行贷款相结合 | 第51页 |
·试行“转补为保”制度 | 第51页 |
·打造现代盐田观光旅游,增加农户收入 | 第51-53页 |
·提高盐农技术水平,增加经济收入 | 第53页 |
·盐田开发与环境保护同步 | 第53-54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第54-56页 |
·主要结论 | 第54页 |
·主要创新 | 第54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录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