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论文--心脏疾病论文

心音信号特征分析与识别方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高斯混合模型的发展及应用第13页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3-15页
第二章 心音信号的采集与生理特性分析第15-23页
   ·心音信号的采集第15-17页
   ·心音信号的的时频特性第17-20页
     ·心音信号的时域特性第17-19页
     ·心音信号的频域特性第19-20页
   ·心脏杂音以及噪声干扰第20-22页
     ·心脏杂音第20-22页
     ·心音信号的外界干扰性噪音第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心音信号预处理第23-34页
   ·心音信号的分帧与端点检测第23-26页
     ·心音信号的分帧第23-24页
     ·心音信号的端点检测第24-26页
   ·心音信号的小波去噪第26-33页
     ·心音信号的小波基函数第28-29页
     ·心音信号的分解层次第29页
     ·心音信号的小波阈值去噪法第29-32页
     ·心音信号的去噪效果分析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心音信号的特征参数提取第34-44页
   ·心音信号常用的特征参数第34-35页
   ·心音信号的经验模态分解第35-39页
     ·经验模态分解法第35-36页
     ·心音信号的 EMD 分解第36-39页
   ·心音信号的 Mel 频率倒谱系数(MFCC 参数)第39-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五章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心音信号识别第44-58页
   ·心音信号的 GMM 建模第45-46页
     ·高斯混合模型第45页
     ·心音信号的 GMM第45-46页
   ·心音信号的模型训练第46-51页
     ·EM 算法第47-48页
     ·心音模型参数的初始化第48-49页
     ·EM 算法对心音信号的训练第49-51页
   ·心音信号的模式识别第51-54页
   ·影响心音 GMM 识别性能的几类因素第54-56页
     ·高斯混合模型阶数 M 对系统识别效果的影响第54-55页
     ·心音信号不同时长对系统识别效果的影响第55页
     ·基于 GMM 的心音模式识别方法与其他方法对比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致谢第64-65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和谐社会视域下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研究
下一篇:基于FPGA的人工心脏瓣膜心音信号监测仪的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