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心粒度分割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发展及其现状 | 第11-12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页 |
|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2-14页 |
| 第2章 基于阈值的岩心粒度分割算法 | 第14-26页 |
| ·岩心粒度分割全局阈值法 | 第15-18页 |
| ·岩心粒度分割局部阈值法 | 第18-19页 |
| ·岩心粒度分割自适应阈值法 | 第19-21页 |
| ·区域分割 | 第21-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3章 基于边缘检测的岩心粒度分割算法 | 第26-40页 |
| ·岩心粒度分割边缘串行检测技术 | 第27-29页 |
| ·岩心粒度分割边缘并行检测技术 | 第29-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4章 基于特定理论的岩心粒度分割算法 | 第40-55页 |
| ·基于聚类分析的岩心粒度分割算法 | 第40-43页 |
|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岩心粒度分割算法 | 第43-49页 |
| ·基于分水岭的岩心粒度分割算法 | 第49-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5章 岩心粒度分割的新方法 | 第55-68页 |
| ·灰值形态学的基本运算 | 第55-57页 |
| ·融合灰值形态学相关运算的分水岭算法 | 第57-60页 |
| ·算法设计 | 第60-65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5-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69页 |
| ·总结 | 第68页 |
| ·展望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个人简介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