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3-32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 第16-18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8-31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8-24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4-31页 |
·研究方法 | 第31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31-32页 |
第2章 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的概念和理论 | 第32-50页 |
·小微企业定义的标准 | 第32-35页 |
·国际上标准 | 第32-33页 |
·国内的标准 | 第33-35页 |
·小微企业融资途径 | 第35-44页 |
·内源融资 | 第37页 |
·外源融资 | 第37-44页 |
·企业融资结构理论 | 第44-50页 |
第3章 中国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的现状与困境分析 | 第50-68页 |
·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现状 | 第50-55页 |
·小微企业信贷融资存在的问题 | 第55-57页 |
·银行性金融机构服务不到位,与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不匹配 | 第55页 |
·非银行性金融机构在小微企业信贷融资中的作用发挥不足 | 第55-56页 |
·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善、小微企业外部融资渠道受到局限 | 第56页 |
·金融配套服务不到位,制约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 | 第56-57页 |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分析 | 第57-60页 |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结构 | 第57-58页 |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特征 | 第58-60页 |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给分析 | 第60-65页 |
·目前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给渠道 | 第60-63页 |
·小微企业融资供给渠道不通畅原因探索 | 第63-65页 |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需缺口分析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4章 小微企业信贷融资困境的经济学解释 | 第68-81页 |
·信贷配给产生的经济学分析 | 第68-71页 |
·逆向选择引起的信贷配给 | 第71-77页 |
·逆向选择的定义和发展 | 第71-72页 |
·利率的作用与信贷配给的形成 | 第72-73页 |
·逆向选择的博弈分析 | 第73-77页 |
·道德风险引起的信贷配给 | 第77-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5章 商业银行市场结构与小微企业信贷融资意愿分析 | 第81-96页 |
·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 | 第81-84页 |
·中国银行市场结构的变迁 | 第84-88页 |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变迁的初始条件 | 第84-85页 |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变迁历程 | 第85-88页 |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判断 | 第88-93页 |
·对 CRn指数的测度 | 第88-89页 |
·HHI 指数的测度 | 第89-90页 |
·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90-93页 |
·银行市场结构对小微信贷的影响 | 第93-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6章 商业银行规模与小微企业信贷效率分析 | 第96-106页 |
·银行规模因素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 | 第96-97页 |
·银行规模的概念 | 第96-97页 |
·银行规模的影响 | 第97页 |
·银行规模对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的差异分析 | 第97-99页 |
·信息分析方面 | 第97-98页 |
·风险承担和风险管理方面 | 第98页 |
·贷款技术 | 第98-99页 |
·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的效率分析 | 第99-104页 |
·效率的定义 | 第99页 |
·数据包络分析(DEA) | 第99-102页 |
·样本的选择与指标权重的设置 | 第102-103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103-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7章 XX 银行开展小微企业信贷的经验分析 | 第106-119页 |
·XX 银行的战略定位 | 第106-109页 |
·XX 银行的经营管理 | 第109-111页 |
·组织架构 | 第109-110页 |
·业务流程 | 第110-111页 |
·XX 银行的小微信贷技术 | 第111-115页 |
·XX 银行小微信贷的市场营销 | 第115-117页 |
·XX 银行小微信贷的人员队伍建设 | 第117-1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18-119页 |
第8章 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的政策建议 | 第119-129页 |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 第119页 |
·建立多层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体系 | 第119-121页 |
·促进城市商业银行发展 | 第119-120页 |
·稳妥、有序地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 | 第120-121页 |
·探索建立专职服务于小微企业的社区银行或贷款专营公司 | 第121页 |
·构建差异化的金融服务监管体系 | 第121-123页 |
·银行业要转变经营理念 | 第121页 |
·落实“四单”原则,增强专业化水平 | 第121-122页 |
·差异化的监管政策 | 第122-123页 |
·完善小微企业风险分担体系 | 第123-124页 |
·多元化金融服务渠道体系 | 第124-126页 |
·进一步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 | 第124页 |
·发展创业投资基金 | 第124-125页 |
·推进小微企业债券融资试点 | 第125-126页 |
·加强外部配套服务体系 | 第126-128页 |
·建立小微企业辅导体系 | 第126页 |
·推动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体系建设 | 第126-127页 |
·逐步开展针对微型金融机构的评级服务 | 第127页 |
·加强财税扶持 | 第127-128页 |
·本章小结 | 第128-129页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9-131页 |
·主要结论 | 第129页 |
·未来展望 | 第129-131页 |
致谢 | 第131-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42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