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新型螺二芴吡啶—过渡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5页
   ·引言第11页
   ·Caryl-Caryl偶联反应概述第11-15页
     ·Suzuki 偶联反应第12-13页
     ·Heck 偶联反应第13-14页
     ·Sonogashira 偶联反应第14-15页
   ·偶联反应中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第15-22页
     ·均相钯催化剂第15-20页
     ·负载型钯催化剂第20-22页
   ·铜催化的 Suzuki 偶联反应第22-23页
   ·课题的提出第23-24页
   ·研究思路第24-25页
第2章 螺二芴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第25-35页
   ·引言第25页
   ·实验部分第25-27页
     ·2,2′,7,7′-四(4-吡啶)-9,9′-螺二芴(psf)的合成第25-26页
     ·2-溴-2′,7,7′-三(4-吡啶)-9,9′-螺二芴(tpsf)的合成第26页
     ·2,7-二-(4-苯甲酸)- 9,9' -螺二芴的合成第26-27页
   ·结果与讨论第27-33页
     ·2,2′,7,7′-四(4-吡啶)-9,9′-螺二芴(psf)的合成与表征第27-30页
     ·2-溴-2′,7,7′-三(4-吡啶)-9,9′-螺二芴(tpsf)的合成与表征第30-32页
     ·2,7-二-(4-苯甲酸)- 9,9' -螺二芴的合成和表征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3章 PdCl_2/psf 纳米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第35-50页
   ·引言第35-36页
   ·实验部分第36-37页
     ·PdCl_2-psf 纳米催化剂的制备第36-37页
     ·催化应用第37页
   ·结果与讨论第37-49页
     ·PdCl_2-psf NPs 和 PEI-(PdCl_2/psf)10薄膜的表征第37-44页
     ·PdCl_2-psf NPs 和 PEI-(PdCl_2/psf)10薄膜的催化性能研究第44-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PdCl2-tpsf 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第50-62页
   ·引言第50页
   ·实验部分第50-51页
     ·PdCl_2-tpsf 纳米复合催化剂的制备第50-51页
     ·在 Suzuki 和 Heck 反应中的应用第51页
   ·结果与讨论第51-61页
     ·Pd-tpsf NPs 和 PEI-(Pd~(2+)/tpsf)n薄膜的表征第51-56页
     ·Pd-tpsf NPs 和 PEI-(Pd~(2+)/tpsf)n薄膜的催化性能研究第56-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5章 Cu-psf 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第62-76页
   ·引言第62页
   ·实验部分第62-63页
     ·催化剂的制备第62-63页
     ·在 Suzuki 反应中的应用第63页
   ·结果与讨论第63-74页
     ·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第63-68页
     ·铜催化剂在 Suzuki 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第68-73页
     ·其他过渡金属纳米材料在 Suzuki 反应中的应用第73-74页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6-78页
   ·结论第76-77页
   ·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6页
附录 A 主要实验试剂第86-87页
附录 B 实验仪器第87-88页
附录 C 化合物的单晶数据,红外,核磁,质谱图第88-129页
致谢第129-130页
攻读硕士期间撰写和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第130-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硅晶体表面石墨烯褶皱形貌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下一篇:纳米金团簇的结构和催化性质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