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4页 |
·石墨烯简介 | 第9-10页 |
·石墨烯的发现 | 第9-10页 |
·石墨烯的性能 | 第10页 |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第10-11页 |
·石墨烯的褶皱形貌 | 第11-12页 |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2章 研究方法 | 第14-20页 |
·分子动力学方法 | 第14-20页 |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基本原理 | 第14-15页 |
·数值积分方法 | 第15-16页 |
·周期性边界条件 | 第16-17页 |
·模拟技术细节 | 第17-18页 |
·常用的原子势 | 第18-20页 |
第3章 Si 晶理想表面石墨烯的褶皱形貌及其调控 | 第20-28页 |
·引言 | 第20-21页 |
·模型和计算方法 | 第21页 |
·Si 晶体理想表面单原子层石墨烯的褶皱形貌及其演化特征 | 第21-27页 |
·结论 | 第27-28页 |
第4章 Si(111)7x7 重构表面石墨烯的褶皱形貌:温度与应力调制 | 第28-41页 |
·引言 | 第28-29页 |
·模型和计算方法 | 第29-30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29页 |
·计算方法 | 第29-30页 |
·退火温度对 Si(111)7×7 重构表面石墨烯褶皱形貌的调制 | 第30-32页 |
·表面应力对 Si(111)7×7 重构表面石墨烯褶皱形貌的调制 | 第32-39页 |
·拉伸应力对石墨烯褶皱形貌的调制 | 第32-34页 |
·弯曲应力对石墨烯褶皱形貌的调制 | 第34-39页 |
·结论 | 第39-41页 |
第5章 Si 晶重构表面对石墨烯褶皱形貌的调控 | 第41-47页 |
·引言 | 第41-42页 |
·计算方法和模型 | 第42页 |
·衬底模型 | 第42页 |
·计算方法 | 第42页 |
·Si(111)不同重构表面石墨烯的褶皱形貌 | 第42-47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7-49页 |
·总结 | 第47页 |
·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完成的论文和科研情况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