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革命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影视改编动因分析 | 第11-21页 |
·动因分析 | 第12-15页 |
·世纪末语境中的历史怀旧 | 第12-13页 |
·民族文化复兴的需要 | 第13-14页 |
·市场与文艺的合谋 | 第14-15页 |
·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传播机制的特殊性 | 第15-21页 |
·受众分析 | 第15-16页 |
·市场分析 | 第16-19页 |
·媒体分析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人物形象塑造方法和叙事原则 | 第21-31页 |
·人物形象塑造方法 | 第21-24页 |
·个性化 | 第21-22页 |
·生活化 | 第22-24页 |
·叙事原则 | 第24-31页 |
·“后革命”语境与“躲避崇高” | 第24-25页 |
·二元对立的解构 | 第25-31页 |
第三章 革命历史题材文学作品人物形象影视改编的超越与反思 | 第31-43页 |
·超越 | 第31-37页 |
·真实化的人物成长过程 | 第31-32页 |
·彰显激扬的浪漫艺术情怀 | 第32-35页 |
·个性化的人物细节 | 第35-37页 |
·反思 | 第37-43页 |
·消费主义策略对历史集体记忆的扭曲 | 第37-39页 |
·商业资本和意识形态的角力 | 第39-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