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高速公路长大下坡避险车道设置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目前避险车道存在的问题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小结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避险车道设置影响因素分析 | 第18-35页 |
·长大下坡定义 | 第18-30页 |
·现行标准对公路最大纵坡的规定 | 第18-21页 |
·交通事故与道路纵坡关系的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主导车型确定 | 第24-28页 |
·长大下坡定义 | 第28-30页 |
·长大下坡车辆行驶特性 | 第30-34页 |
·驾驶员操作特性 | 第30-31页 |
·车辆行驶特性 | 第31-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避险车道位置计算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 第35-49页 |
·制动过程能量分配 | 第36-40页 |
·基本假设 | 第36-37页 |
·能量分配 | 第37-40页 |
·基于主导车型的避险车道位置计算模型研究 | 第40-48页 |
·东风EQ1208相关参数 | 第40-41页 |
·避险车道位置计算 | 第41-44页 |
·计算结果应用分析 | 第44-45页 |
·案例分析 | 第45-47页 |
·模型简化应用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避险车道设计 | 第49-67页 |
·避险车道设置位置 | 第49-51页 |
·入口速度的确定 | 第51-52页 |
·进口过渡段和引道设置 | 第52-56页 |
·进口过渡段 | 第52-54页 |
·引道设置 | 第54-56页 |
·制动道床参数设计 | 第56-61页 |
·道床断面设计 | 第56-57页 |
·道床材料 | 第57-59页 |
·道床长度 | 第59-60页 |
·排水设施 | 第60页 |
·道床养护 | 第60-61页 |
·综合辅助设施 | 第61-65页 |
·防撞设施 | 第61页 |
·救援设施 | 第61-62页 |
·安全设施 | 第62-64页 |
·沿线服务设施 | 第64-65页 |
·管理措施 | 第65-66页 |
·超载治理 | 第65页 |
·超速治理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论文成果 | 第67页 |
·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