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23页 |
1 野生蕈菌概况 | 第12页 |
2 野生菌的价值 | 第12-14页 |
·野生菌的食用价值 | 第12-13页 |
·野生菌的药用价值 | 第13-14页 |
·野生菌的其他价值 | 第14页 |
3 野生菌开发利用情况 | 第14页 |
4 野生菌驯化的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5 野生菌驯化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国外野生菌驯化研究进展 | 第15页 |
·国内野生菌驯化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6 野生菌驯化方法 | 第16-19页 |
·野生菌鉴定 | 第16-17页 |
·菌丝体生理研究 | 第17-18页 |
·驯化栽培 | 第18-19页 |
7 与本实验有关的 8 种野生菌研究进展 | 第19-23页 |
第一章 27 种大型真菌及 17 种野生菌种的 ITS 鉴定 | 第23-3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7页 |
·实验材料 | 第23-25页 |
·供试子实体、菌种 | 第23页 |
·供试培养基 | 第23页 |
·实验药品 | 第23-24页 |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试剂配方 | 第24-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27页 |
·野生菌种的分离 | 第25页 |
·菌丝体的培养 | 第25页 |
·子实体、菌丝体 DNA 的提取 | 第25-26页 |
·ITS 片段的 PCR 扩增 | 第26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ITS 扩增片段 | 第26-27页 |
·ITS 测序及比对 | 第2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7-35页 |
·27 种野生大型真菌的采集及初步鉴定 | 第27-28页 |
·27 种野生大型真菌的 ITS 片段扩增 | 第28-30页 |
·27 种野生大型真菌的 ITS 鉴定结果 | 第30-32页 |
·17 种野生菌种的 ITS 鉴定 | 第32-35页 |
3 讨论 | 第35-36页 |
第二章 8 种野生食药用菌的驯化研究 | 第36-9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40页 |
·实验材料 | 第36-37页 |
·供试菌株 | 第36页 |
·基础培养基 | 第36页 |
·实验仪器 | 第36页 |
·实验药品 | 第36-37页 |
·实验方法 | 第37-40页 |
·技术路线 | 第37页 |
·野生菌种营养特性研究 | 第37-38页 |
·野生菌种生长环境条件研究 | 第38页 |
·野生菌种人工驯化栽培研究 | 第38-40页 |
·数据分析 | 第4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0-89页 |
·野生菌种营养条件研究 | 第40-63页 |
·不同碳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40-49页 |
·不同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49-57页 |
·不同无机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57-60页 |
·菌丝生长的最佳营养因子组合筛选 | 第60-63页 |
·野生菌种生长环境条件研究 | 第63-74页 |
·不同 pH 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63-69页 |
·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69-72页 |
·不同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72-74页 |
·野生菌人工驯化栽培研究 | 第74-89页 |
·不同母种培养基配方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74-85页 |
·不同原种培养基配方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85-88页 |
·栽培试验 | 第88-89页 |
3 讨论 | 第89-92页 |
结论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1页 |
附图 | 第101-123页 |
致谢 | 第123-12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及科研成果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