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语言学论文--语义学、语用学、词汇学、词义学论文--语义学、语用学论文

话语“刻意曲解”的多维度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4页
 一、研究目的第9-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3页
 三、论文框架第13-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21页
 第一节 刻意曲解的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一、 Fisher 的假装理解失败第14页
  二、 Weigand 的有计划的误解第14-15页
  三、 Dascal 的非常规误解第15页
  四、 Tzanne 的有意的误解第15-16页
 第二节 刻意曲解的国内研究现状第16-20页
  一、 语用学中的相关研究现状第16-18页
  二、 逻辑学中的相关研究现状第18-19页
  三、 修辞学中的相关研究现状第19-20页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二章 理论框架第21-30页
 第一节 言语行为理论第21-24页
  一、 言语行为理论简介第21-23页
  二、 言语行为理论对刻意曲解的影响第23-24页
 第二节 关联理论第24-27页
  一、 关联理论简介第24-26页
  二、 关联理论与刻意曲解的联系第26-27页
 第三节 面子理论第27-29页
  一、 面子理论简介第27-28页
  二、 面子理论在刻意曲解中的应用第28-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说话人维度第30-42页
 第一节 说话人话语表达的经济性第30-32页
 第二节 说话人话语表达的不确定性第32-40页
  一、 说话人的语用模糊第33-35页
  二、 说话人的间接言语行为第35-36页
  三、 说话人的会话含义第36-37页
  四、 说话人的修辞语言第37-40页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四章 语境维度第42-51页
 第一节 语境概述第42-46页
  一、 语境的概念第42页
  二、 语境对话语理解的作用第42-46页
 第二节 语境与刻意曲解第46-50页
  一、 语境信息缺省第46-47页
  二、 语境信息突显第47-48页
  三、 认知语境差异第48-49页
  四、 文化语境差异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功能维度第51-58页
 第一节 语篇功能第51-53页
  一、 语篇衔接模糊第51-52页
  二、 语篇强调模糊第52-53页
 第二节 语用功能第53-57页
  一、 制造幽默第53-54页
  二、 摆脱困境第54-55页
  三、 维护面子第55-56页
  四、 避免冲突第56-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六章 深层解读第58-64页
 第一节 刻意曲解的交际目的第58-61页
  一、 说话人的交际目的第58-60页
  二、 受话人的交际目的第60-61页
 第二节 刻意曲解的两方面应用第61-63页
  一、 广告应用第61-62页
  二、 教学应用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结论第64-66页
 研究成果第64-65页
 研究不足与未来建议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致谢第69-7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论李煜词的悲情审美
下一篇:中韩颜色词的对比研究--以“青”色系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