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1章 有关船舶所有权变动模式的立法例 | 第10-16页 |
·物权形式主义的立法模式 | 第10-12页 |
·物权形式主义立法模式的内涵 | 第10-11页 |
·物权形式主义立法模式下的公示与公信问题 | 第11-12页 |
·债权形式主义的立法模式 | 第12-13页 |
·债权形式主义立法模式的内涵 | 第12-13页 |
·债权形式主义立法模式下的公示公信问题 | 第13页 |
·意思主义的立法模式 | 第13-15页 |
·意思主义立法模式的内涵 | 第13-14页 |
·意思主义立法模式下的公示公信问题 | 第14-15页 |
·小结 | 第15-16页 |
第2章 我国现行船舶所有权变动模式理解上的冲突 | 第16-39页 |
·我国有关船舶所有权变动模式的现行法律规定 | 第16-23页 |
·有关法律规定 | 第16-19页 |
·立法上的冲突及选择适用 | 第19-23页 |
·《物权法》与《合同法》、《民法通则》的冲突及选择适用 | 第19-21页 |
·《海商法》与《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等的冲突及选择适用 | 第21-22页 |
·《最高院买卖合同司法解释》与之前立法的冲突及选择适用 | 第22-23页 |
·法院审判实践中对船舶所有权变动模式的理解 | 第23-37页 |
·与船舶所有权变动模式相关的典型判例 | 第23-30页 |
·法院审判实践中有关船舶所有权登记对抗问题常见的纠纷类型 | 第30-36页 |
·不涉及第三人情况下“实际所有权人”请求确认所有权案件 | 第30-32页 |
·“登记所有权人”与“实际所有权人”分离时“实际所有权人”是否有权转让船舶案件 | 第32页 |
·“登记所有权人”的一般债权人申请扣押或者执行船舶案件 | 第32-33页 |
·“登记所有权人”还是“实际所有权人”有权向第三人(合同/侵权)主张损害赔偿案件 | 第33-35页 |
·“登记所有权人”还是“实际所有权人”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 第35页 |
·其他类型的纠纷 | 第35-36页 |
·我国法院对船舶所有权登记对抗问题的观点总结 | 第36-37页 |
·理论界对我国船舶所有权变动模式的解读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对我国船舶所有权变动模式的恰当理解 | 第39-55页 |
·实然法角度下对我国船舶所有权变动模式的理解 | 第39-50页 |
·交付在船舶所有权变动中的作用 | 第39-42页 |
·登记在船舶所有权变动中的作用 | 第42-46页 |
·对抗第三人的理解 | 第46-50页 |
·法的历史解释角度下对我国船舶所有权变动模式的认识 | 第50-52页 |
·我国船舶所有权变动模式存在的不足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5页 |
第4章 对最高院《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十条的评析及完善建议 | 第55-63页 |
·对解释第十条的评析 | 第55-60页 |
·对解释第十条第(一)项的评析 | 第55-56页 |
·对解释第十条第(二)项的评析 | 第56-57页 |
·对解释第十条第(三)项的评析 | 第57-58页 |
·对解释第十条第(四)项的评析 | 第58-60页 |
·对解释第十条的修订建议 | 第60-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