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7页 |
·研究背景 | 第17-24页 |
·研究意义 | 第24-26页 |
·理论意义 | 第25-26页 |
·实践意义 | 第26页 |
·理论基础 | 第26-28页 |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26页 |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第26-27页 |
·社会需要理论 | 第27-28页 |
·文献综述 | 第28-37页 |
·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相关研究 | 第28-32页 |
·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受养者相关研究 | 第32-35页 |
·研究述评 | 第35-37页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设计 | 第37-45页 |
·研究思路 | 第37-41页 |
·研究原因 | 第37页 |
·研究对象 | 第37-38页 |
·研究工具 | 第38-39页 |
·研究方法 | 第39-40页 |
·数据收集过程 | 第40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40-41页 |
·研究设计 | 第41-45页 |
·研究假设 | 第41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41-45页 |
第三章 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受养者的现状剖析 | 第45-77页 |
·机构养老模式与居家养老模式的现状剖析 | 第45-52页 |
·机构养老模式的现状 | 第45-49页 |
·居家养老模式的现状 | 第49-52页 |
·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受养者的现状剖析 | 第52-77页 |
·机构养老受养者的现状剖析 | 第52-65页 |
·居家养老受养者的现状剖析 | 第65-77页 |
第四章 国内外居家养老模式比较研究 | 第77-85页 |
·国外居家养老模式的经验借鉴 | 第77-80页 |
·美国的居家养老模式 | 第77-78页 |
·新加坡的居家养老模式 | 第78页 |
·瑞典的居家养老模式 | 第78-79页 |
·英国的居家养老模式 | 第79-80页 |
·国内居家养老模式的创新发展 | 第80-82页 |
·社区式的养老模式 | 第80页 |
·学院式的养老模式 | 第80-81页 |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 第81-82页 |
·国内外居家养老模式比较研究 | 第82-85页 |
·国外居家养老模式的特点 | 第82-83页 |
·国内居家养老模式的特点 | 第83-85页 |
第五章 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受养者比较研究 | 第85-108页 |
·现状比较分析 | 第85-92页 |
·分维度的现状比较 | 第85-90页 |
·与人口统计学变量相关的现状比较分析 | 第90-92页 |
·方差比较分析 | 第92-97页 |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 第92-93页 |
·单因素方差比较分析 | 第93-95页 |
·多因素方差比较分析 | 第95-97页 |
·养老模式与生活质量、健康状况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 第97-100页 |
·相关分析的基本思想 | 第97-98页 |
·养老模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分析 | 第98页 |
·养老模式与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 | 第98-99页 |
·养老模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 第99页 |
·生活质量、健康状况与主观幸福感三者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99-100页 |
·主观幸福感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 第100-102页 |
·Logistic 回归分析的原理 | 第100-101页 |
·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101-102页 |
·三步中介回归 | 第102-108页 |
第六章 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08-114页 |
·机构养老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08-110页 |
·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分析 | 第108页 |
·影响饮食质量的因素分析 | 第108-109页 |
·影响居住环境的因素分析 | 第109-110页 |
·居家养老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10-111页 |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 第110-111页 |
·影响服务质量的因素分析 | 第111页 |
·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 第111-114页 |
·人口学变量和养老模式的交互影响分析 | 第111-112页 |
·养老模式、生活质量、健康状况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交互影响分析 | 第112-114页 |
第七章 上海市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的进一步完善策略 | 第114-123页 |
·机构养老的进一步完善策略 | 第114-116页 |
·充分考虑机构养老受养者的个性因素 | 第114-115页 |
·充分考虑机构养老受养者的健康饮食和科学的营养配比 | 第115页 |
·进一步改善养老机构的内外部居住环境 | 第115-116页 |
·居家养老的进一步完善策略 | 第116-117页 |
·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关注居家养老受养者的身心健康 | 第116页 |
·进一步规范居家养老的服务质量 | 第116-117页 |
·进一步完善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共性问题的策略 | 第117-123页 |
·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满足受养者多层次的养老需求 | 第117页 |
·开展志愿行动,增强社会关怀 | 第117-118页 |
·转变养老观,提高受养者的生命品质 | 第118页 |
·多方共建,提高受养者的生活质量、健康状况和主观幸福感 | 第118-123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123-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29页 |
附录 | 第129-138页 |
附录(一)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第129-132页 |
附录(二)问卷 | 第132-135页 |
附录(三)问卷调查情况 | 第135-13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138-139页 |
致谢 | 第139-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