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草本论文--多年生论文

半夏蛋白纯化、表达及其活性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缩略语第13-1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8-41页
   ·植物凝集素第18-26页
     ·植物凝集素的发现第18页
     ·植物凝集素的定义第18-19页
     ·植物凝集素的分类第19-20页
     ·植物凝集素的结构第20-21页
     ·植物凝集素的分离纯化第21-22页
     ·植物凝集素的生物活性第22-25页
       ·抗昆虫作用第22-23页
       ·抗真菌作用第23页
       ·抗肿瘤作用第23-24页
       ·抗病毒作用第24页
       ·生物固氮作用第24-25页
     ·植物凝集素的应用第25-26页
   ·植物蛋白酶抑制剂第26-28页
     ·植物蛋白酶抑制剂简介第26页
     ·植物蛋白酶抑制剂的分类第26页
     ·植物蛋白酶抑制剂的应用第26-28页
   ·半夏凝集素第28-35页
     ·半夏简介第28页
     ·半夏块茎成分研究第28-30页
       ·半夏多糖第28-29页
       ·生物碱第29页
       ·氨基酸类第29页
       ·半夏蛋白第29-30页
       ·有机酸类第30页
       ·挥发油类第30页
     ·半夏凝集素的发现第30-31页
     ·半夏凝集素生理活性第31页
     ·半夏凝集素晶体结构第31-33页
     ·半夏凝集素的克隆表达研究进展第33-34页
     ·半夏凝集素转基因植物研究第34-35页
   ·大肠杆菌可溶性表达外源蛋白策略第35-39页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特点第35-36页
     ·可溶性表达策略第36-39页
       ·培养条件的优化第36-37页
       ·分泌表达第37页
       ·信号肽结构与功能第37-38页
       ·分泌途径第38-39页
   ·本研究的目的与研究内容第39-41页
     ·研究目的第39-40页
     ·研究内容第40-41页
第二章 半夏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分离纯化第41-51页
 前言第41页
   ·材料与试剂第41-42页
     ·实验材料第41页
     ·主要仪器第41页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41-42页
   ·实验方法步骤第42-45页
     ·半夏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分离纯化第42-43页
     ·SDS-PAGE 凝胶电泳检测第43-44页
     ·Native-PAGE 电泳检测第44页
     ·半夏胰蛋白酶抑制剂活力测定第44页
     ·PTTI 多糖含量测定第44-45页
     ·热稳定性与酸碱稳定性分析第45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5-50页
     ·实验结果第45-48页
       ·硫酸铵沉淀结果第45-46页
       ·亲和纯化分离结果第46-47页
       ·多糖含量测定的标准曲线第47页
       ·PTTI 抑制活力测定结果第47页
       ·热稳定性与酸碱稳定性第47-48页
     ·讨论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三章 半夏凝集素纯化条件的优化第51-60页
 前言第51页
   ·实验材料和试剂第51-52页
     ·实验材料第51页
     ·主要仪器第51-52页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52页
   ·实验方法第52-54页
     ·硫酸铵沉淀总蛋白第52-53页
     ·Mannose-Sepharose 4B 亲和层析第53页
     ·凝血活性检测第53-54页
   ·实验结果第54-57页
     ·硫酸铵沉淀第54页
     ·亲和纯化条件优化第54-55页
     ·不同纯化方法的比较第55-56页
     ·凝血活性第56-57页
   ·讨论第57-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四章 半夏凝集素 PTA-N 的可溶表达与活性鉴定第60-85页
 前言第60-61页
   ·实验材料和主要试剂第61-62页
     ·实验材料第61页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61-62页
   ·实验方法第62-71页
     ·重组蛋白 rPTA-N 的获得第62-69页
       ·引物序列设计第62页
       ·半夏凝集素 N 端结构域 pta-n 基因的克隆第62-65页
       ·载体片段的获得第65页
       ·apsp-pta-n 与 pET-28a 酶连第65-66页
       ·CaCl2法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第66页
       ·重组子的转化与鉴定第66-67页
       ·重组工程菌的获得第67页
       ·目的蛋白的诱导表达第67-68页
       ·目的蛋白 rPTA-N 的分离纯化第68-69页
     ·重组 rPTA-N 的活性鉴定第69-71页
       ·凝血活性分析第69页
       ·抗真菌活性分析第69页
       ·抗肿瘤活性分析第69-70页
       ·凋亡 Hochest33342 核染色检测第70页
       ·DNA 片段化检测细胞凋亡第70-71页
   ·结果第71-79页
     ·融合基因 apsp-pta-n 的融合与扩增第71-72页
     ·重组质粒的 PCR 与双酶切鉴定第72-73页
     ·目的蛋白的诱导表达与纯化第73-74页
     ·凝血活性分析第74-75页
     ·抗真菌活力分析第75页
     ·抗肿瘤活性分析第75-76页
     ·肿瘤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第76-77页
     ·Hochest 33342 核染色结果第77-78页
     ·DNA 片段化分析结果第78-79页
   ·讨论第79-84页
     ·目的基因 apsp-pta-n 的融合与表达第79-81页
     ·重组 rPTA-N 与天然 PTA 的活性第81-84页
   ·本章小结第84-85页
总结与展望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4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4-96页
致谢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铁皮石斛内生细菌分布规律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嵌入式的竹片表面缺陷检测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