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4页 |
·触觉再现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基于振动的触觉再现 | 第14-15页 |
·基于力觉再现的触觉再现 | 第15-16页 |
·基于阵列装置的触觉再现 | 第16-17页 |
·基于摩擦力控制的触觉再现 | 第17-20页 |
·触觉再现的发展趋势 | 第20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0-23页 |
第二章 学习和认知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第23-29页 |
·学习和认知系统的理论基础 | 第23-24页 |
·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功能 | 第23页 |
·空气压膜效应 | 第23-24页 |
·学习和认知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第24-26页 |
·学习和认知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25页 |
·学习和认知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9页 |
第三章 学习和认知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29-53页 |
·摄像头模块 | 第29-30页 |
·图像采集单元 | 第29页 |
·图像存储器 | 第29-30页 |
·触觉再现模块 | 第30-32页 |
·压电陶瓷驱动模块 | 第32-37页 |
·基准信号生成模块 | 第32-36页 |
·基准信号放大模块 | 第36-37页 |
·手指位置检测模块 | 第37-40页 |
·电路设计及工作原理 | 第37-39页 |
·线性传感器 TSL1406R | 第39-40页 |
·模数转换器 TLC5540 | 第40页 |
·系统总体控制模块 | 第40-46页 |
·供电模块 | 第46-50页 |
·1.8 V、2.5V、3.3V 和 5V 电源产生电路 | 第47-48页 |
·±12V 和±36V 电源产生电路 | 第48-49页 |
·1.8 V—3.3V 和 1.8V—5V 电平转换电路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3页 |
第四章 学习和认知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53-63页 |
·DM3730 处理器开发环境 | 第53页 |
·操作系统移植 | 第53-54页 |
·学习和认知系统软件实现 | 第54-55页 |
·各功能模块的软件设计 | 第55-60页 |
·压电陶瓷驱动模块软件设计 | 第55-58页 |
·手指位置检测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3页 |
第五章 系统仿真实验和数据分析 | 第63-71页 |
·仿真实验系统环境 | 第63页 |
·仿真实验和数据分析 | 第63-69页 |
·摩擦力系数感知阈值实验 | 第63-65页 |
·不同纹理背景下的感知阈值实验 | 第65-67页 |
·简单几何图形认知实验 | 第67-68页 |
·简单汉字认知实验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工作总结 | 第71-72页 |
·未来研究方向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81页 |
附录 | 第81-98页 |
附录 1:部分主要源程序 | 第81-87页 |
附录 2:检测一次手指位置的实验数据 | 第87-90页 |
附录 3:基于虚拟纹理触觉再现的学习和认知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 第90-96页 |
附录 4:基于虚拟纹理触觉再现的学习和认知系统的 PCB 图 | 第96-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