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概述 | 第10-14页 |
·道路交通事故的概念 | 第10页 |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概念及特征 | 第10-11页 |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概念 | 第10页 |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特征 | 第10-11页 |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与损害赔偿责任的联系与区别 | 第11-14页 |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和损害赔偿责任的联系 | 第11-12页 |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和损害赔偿责任的区别 | 第12-14页 |
第二章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14-19页 |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 | 第14-17页 |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特殊构成要件 | 第17-19页 |
第三章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 第19-24页 |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归责原则概念和种类 | 第19-20页 |
·归责原则的概念 | 第19页 |
·归责原则的种类 | 第19-20页 |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 | 第20-24页 |
·国外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 | 第20-21页 |
·我国对不同交通事故情形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 | 第21-24页 |
第四章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 | 第24-29页 |
·我国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 | 第24-25页 |
·各种情形下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具体认定 | 第25-29页 |
·雇佣关系中,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 | 第25页 |
·机动车挂靠的情况下,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 | 第25-26页 |
·机动车出借、出租的情况下,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 | 第26页 |
·车辆买卖后未过户的情况下,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 | 第26-27页 |
·分期付款买卖的情况下,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 | 第27页 |
·机动车辆被盗抢的情况下,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 | 第27-28页 |
·好意同乘情况下,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 | 第28页 |
·单纯转移机动车占有时,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 | 第28-29页 |
第五章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制度中存在的缺陷 | 第29-32页 |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 | 第29页 |
·关于交强险的承保范围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 | 第29-30页 |
·关于道路交通事故中精神损害赔偿方面存在的不足与缺陷 | 第30页 |
·关于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 | 第30-31页 |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处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第六章 完善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制度及其配套措施的建议 | 第32-40页 |
·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完善建议 | 第32页 |
·严格界定交强险的承保范围 | 第32-33页 |
·对道路交通事故中精神损害赔偿的完善建议 | 第33-35页 |
·关于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35-37页 |
·全面推进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 | 第37-40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个人简历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