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儿科论文

益胃汤加减治疗小儿厌食脾胃阴虚型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引言第7-8页
第一部分 益胃汤加减治疗小儿厌食脾胃阴虚型的临床研究第8-19页
 1 临床试验方案设计第8-12页
   ·病例选择第8-10页
     ·诊断标准第8页
     ·中医证候轻重度分级量化标准第8页
     ·脾胃阴虚型诊断标准第8页
     ·西医诊断标准第8-10页
   ·纳入标准第10页
   ·排除标准第10页
   ·病例的剔除与脱落标准第10-11页
   ·中止实验标准第11页
   ·临床资料与方法第11页
     ·一般资料第11页
     ·分组方法第11页
   ·试验药物与用法第11-12页
     ·对照方法第11-12页
     ·试验药品第12页
     ·观察方法第12页
     ·合并用药第12页
 2 临床观察第12-13页
   ·观察指标第12页
   ·安全性评价标准第12-13页
   ·疗效判定第13页
   ·中医证候疗效标准第13页
   ·统计学处理方法第13页
 3 结果第13-18页
   ·基线分析第13-15页
   ·疗效分析第15-18页
   ·安全性评价第18页
 4 实验结果小结第18-19页
第二部分 厌食的研究现状第19-39页
 1 中医学对小儿厌食的认识第19-23页
   ·病名沿革第19页
   ·小儿厌食病因病机的认识第19-21页
   ·益胃汤加减治疗厌食脾胃阴虚型的立题依据第21-23页
 2 现代医学对小儿厌食的认识第23-26页
   ·微量元素不足第23-24页
   ·喂养不当第24页
   ·全身疾病影响第24-25页
   ·药物影响第25页
   ·气候影响第25页
   ·神经性厌食第25页
   ·其他因素第25-26页
 3 益胃汤的立法、组方分析第26-33页
   ·现代药理研究第30-33页
 4 阳性对照药物选择第33页
 5 结论第33页
 6 问题与展望第33-35页
 致谢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9页
第三部分 小儿厌食的中西医研究现状第39-58页
 1 概述第39页
 2 中医病因病机探讨第39-40页
 3 小儿厌食的病变脏腑第40-41页
 4 厌食的现代中医研究第41-43页
   ·病因病机研究第41页
   ·治法治则研究第41-42页
   ·辨证论治研究第42-43页
 5 针灸治疗研究第43页
 6 穴位贴敷研究第43-45页
   ·穴位敷贴治疗第44页
   ·耳穴治疗第44-45页
 7 推拿按摩治疗研究第45页
 8 综合疗法第45-46页
 9 心理行为疗法第46-47页
 10 西医发病机制研究第47-51页
   ·胃肠激素研究第47-48页
   ·血清瘦素研究第48页
   ·幽门螺杆菌感染第48-49页
   ·脑肠肽分泌紊乱研究第49-50页
   ·微量元素研究第50页
   ·胃肠动力研究第50-51页
   ·神经因素研究第51页
 11 西医治疗第51-52页
   ·病因治疗第51页
   ·一般治疗第51-52页
   ·对症治疗第52页
 12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附件一第58-63页
附件二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儿腹泻康颗粒治疗小儿泄泻湿热内蕴证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健脾通窍饮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肺脾两虚型)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