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插图清单 | 第12-13页 |
表格清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5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氮氧化物的产生及危害 | 第14-15页 |
·我国氮氧化物情况 | 第15-16页 |
·氮氧化物控制技术 | 第16-22页 |
·氮氧化物控制技术 | 第16-20页 |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 | 第20-22页 |
·铁氧化物性能及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铁氧化物物理化学性质 | 第22-23页 |
·针铁矿应用现状 | 第23-24页 |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4-2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页 |
·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催化剂制备与表征 | 第25-31页 |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25-26页 |
·实验原料与药品 | 第25-26页 |
·实验主要仪器 | 第26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26-27页 |
·催化活性评价 | 第27-28页 |
·模拟烟气配置 | 第27-28页 |
·催化剂活性评价方法 | 第28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28-31页 |
·X 射线衍射(XRD)表征 | 第28-29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 | 第29页 |
·比表面积(BET)分析 | 第29页 |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分析 | 第29页 |
·氨气吸脱附(NH3-TPD)分析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催化剂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 NO 的性能研究 | 第31-44页 |
·热处理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31-35页 |
·针铁矿不同热处理温度产物的 XRD | 第31-32页 |
·比表面积及孔体积 | 第32-33页 |
·焙烧产物的 TEM | 第33-34页 |
·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V 负载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35-41页 |
·不同 V 负载量 XRD | 第35-36页 |
·针铁矿不同热处理温度的 BET | 第36-37页 |
·TEM | 第37-38页 |
·H2-TPR | 第38-39页 |
·NH3-TPD | 第39页 |
·V 负载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39-41页 |
·催化剂的抗水抗硫性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天然针铁矿负载钒选择性催化还原 NO 的性能研究 | 第44-57页 |
·热处理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44-49页 |
·XRD 分析结果 | 第44-45页 |
·TEM 分析结果 | 第45-46页 |
·比表面积分析结果 | 第46-47页 |
·孔径分布分析结果 | 第47-48页 |
·不同热处理温度天然针铁矿催化剂活性 | 第48-49页 |
·不同 V 负载量对选择性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9-52页 |
·XRD 分析结果 | 第49-50页 |
·BET 分析结果 | 第50-51页 |
·V 负载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不同制备方法材料表征与催化效果 | 第52-55页 |
·XRD 分析结果 | 第52-53页 |
·BET 分析结果 | 第53-54页 |
·催化效果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7页 |
·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