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红粘土特性的研究 | 第10-11页 |
·郴州地区边坡研究现状 | 第11页 |
·边坡演化过程研究 | 第11-1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二章 郴州地区缓开挖边坡破坏类型及滑动模式 | 第15-27页 |
·研究区地质背景 | 第15-18页 |
·地形地貌 | 第15页 |
·主要地层岩性 | 第15-18页 |
·气象水文条件 | 第18页 |
·郴州相山大道缓开挖边坡主要破坏类型 | 第18-22页 |
·坡面冲蚀 | 第18-19页 |
·剥落变形 | 第19-20页 |
·坍塌 | 第20-21页 |
·滑坡 | 第21-22页 |
·郴州地区缓开挖边坡主要滑动模式 | 第22-25页 |
·郴州地区缓开挖边坡岩土结构类型 | 第22-23页 |
·岩土结构类型A滑动模式 | 第23-24页 |
·岩土结构类型A典型失稳案例 | 第24页 |
·岩土结构类型B滑动模式 | 第24-25页 |
·岩土结构类型B典型失稳案例 | 第25页 |
·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典型边坡红粘土工程性质试验研究与分析 | 第27-38页 |
·研究对象 | 第27-28页 |
·基本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 第28-30页 |
·强度水敏感性试验研究 | 第30-36页 |
·试验原理 | 第31-32页 |
·试样制备及试验方法 | 第32-33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3-36页 |
·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红粘土降雨入渗作用下强度衰减规律及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 | 第38-49页 |
·缓开挖红粘土边坡降雨渗透性能分析 | 第38-42页 |
·降雨入渗影响土坡稳定的机理 | 第38-39页 |
·降雨入渗过程 | 第39-40页 |
·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 | 第40-42页 |
·小结 | 第42页 |
·郴州缓开挖边坡红粘土在降雨入渗条件下抗剪强度衰减分析 | 第42-43页 |
·引言 | 第42页 |
·红粘土在降雨入渗作用下强度指标的衰减 | 第42-43页 |
·郴州缓开挖边坡考虑降雨入渗作用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43-47页 |
·引言 | 第43-44页 |
·缓开挖边坡稳定计算中需改进的问题 | 第44-45页 |
·改进的简化Bishop法 | 第45-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第五章 相山大道6号边坡开挖过程模拟分析 | 第49-61页 |
·6号边坡基本状况简介 | 第49-52页 |
·工程概况 | 第49-51页 |
·地质概况 | 第51页 |
·边坡深部位移监测孔布置 | 第51-52页 |
·6号边坡失稳过程研究 | 第52-60页 |
·引言 | 第52-53页 |
·边坡失稳过程有限元模拟 | 第53-59页 |
·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1页 |
·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