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角下西安浐灞生态区空间发展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20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6页 |
·城市空间发展相关理论研究 | 第9-10页 |
·新城建设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不同生态理念下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研究 | 第12-16页 |
·研究范围及内容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研究框架 | 第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2 生态视角下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导向 | 第20-32页 |
·生态视角的确定 | 第20-29页 |
·确定生态视角的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确定生态视角的实践经验 | 第23-29页 |
·生态视角的提出 | 第29页 |
·生态视角下的空间发展战略导向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3 生态视角下浐灞生态区空间发展 | 第32-72页 |
·浐灞生态区发展条件解析 | 第32-37页 |
·区位条件 | 第32-33页 |
·自然条件 | 第33-35页 |
·政策条件 | 第35-36页 |
·浐灞生态区发展条件评价 | 第36-37页 |
·浐灞生态区城市发展状况 | 第37-48页 |
·经济发展状况 | 第38-40页 |
·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 第40-41页 |
·土地开发状况 | 第41-44页 |
·产业发展状况 | 第44-46页 |
·城市管理及运营状况 | 第46页 |
·浐灞生态区发展阶段划分 | 第46-48页 |
·浐灞生态区生态环境恢复 | 第48-50页 |
·现状生态环境分析 | 第48-49页 |
·生态环境建设 | 第49-50页 |
·浐灞生态区生态景观架构 | 第50-54页 |
·现状生态景观分析 | 第51页 |
·浐灞生态区总体生态架构特征 | 第51-52页 |
·生态网络呈斑块跳板结构 | 第52-53页 |
·生态架构对区域内建设用地布局的影响 | 第53页 |
·建构于生态景观架构之上的城市景观绿地系统 | 第53-54页 |
·浐灞生态区建设用地布局 | 第54-59页 |
·用地现状分析 | 第54-56页 |
·建设用地布局 | 第56-59页 |
·浐灞生态区总体空间格局 | 第59-64页 |
·浐灞生态区空间扩展 | 第59-60页 |
·浐灞生态区空间布局结构 | 第60-62页 |
·城市功能布局 | 第62-64页 |
·城市道路结构 | 第64-66页 |
·城市道路网形态 | 第64-65页 |
·生态道路设计 | 第65页 |
·浐灞生态区道路网特点 | 第65-66页 |
·浐灞生态区空间发展动力机制 | 第66-70页 |
·浐灞生态区空间发展动力因素 | 第66-68页 |
·各因素作用机制 | 第68-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4 浐灞生态区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 第72-82页 |
·浐灞生态区空间发展优化策略 | 第72-78页 |
·形成自然耦合的城市整体格局 | 第72页 |
·采用紧凑的点——轴空间扩展模式 | 第72-74页 |
·保护和利用浐灞湿地 | 第74-77页 |
·建设绿地系统加强与周边区域联系 | 第77-78页 |
·生态视角下的产业发展研究 | 第78-80页 |
·产业与空间发展的互动 | 第78-79页 |
·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 | 第79-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5 结语 | 第82-86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82-84页 |
·浐灞生态区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 第82页 |
·浐灞生态区生态架构特征 | 第82-83页 |
·浐灞生态区空间发展 | 第83页 |
·浐灞生态区空间发展动力机制 | 第83页 |
·生态视角下浐灞生态区空间发展优化策略 | 第83-84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图表目录 | 第92-97页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