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人大监督效能提升研究--以玉溪市华宁县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 选题的来源及意义 | 第9-10页 |
1、选题来源 | 第9页 |
2、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二)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0-15页 |
1、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 第10-11页 |
2、国内研究情况 | 第11-14页 |
3、评述 | 第14-15页 |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5-16页 |
1、研究思路 | 第15页 |
2、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一、县级人大监督效能概述 | 第16-26页 |
(一) 相关概念 | 第16-19页 |
1、监督权的概念 | 第16-17页 |
2、效能的概念 | 第17-18页 |
3、公共组织效能理论 | 第18-19页 |
(二) 法律规定的县级以上人大监督方式 | 第19-22页 |
1、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 | 第19-20页 |
2、审查批准预、决算和计划及其执行情况 | 第20页 |
3、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 | 第20-21页 |
4、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 | 第21页 |
5、询问和质询 | 第21页 |
6、特定问题调查 | 第21页 |
7、撤职案的审议和决定 | 第21-22页 |
(三) 人大监督工作原则 | 第22-23页 |
1、依法监督的原则 | 第22页 |
2、公开监督的原则 | 第22页 |
3、不越位指挥的原则 | 第22-23页 |
4、集体行权的原则 | 第23页 |
(四) 县级人大监督效能评估 | 第23-26页 |
1、县级人大监督效能评估的内容 | 第23-24页 |
2、县级人大监督效能评估的特点 | 第24-26页 |
二、玉溪市华宁县人大监督效能的现状和问题 | 第26-42页 |
(一) 华宁县人大监督效能的现状分析 | 第26-38页 |
1、华宁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结构分析 | 第26-29页 |
2、华宁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程序 | 第29-33页 |
3、华宁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职权的行使 | 第33-38页 |
(二) 华宁县人大监督存在的问题 | 第38-42页 |
1、华宁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结构不合理 | 第38-39页 |
2、监督方式使用不规范 | 第39页 |
3、监督结果落实不力 | 第39页 |
4、监督重形式、轻实效,权力行使刚性不足 | 第39-40页 |
5、监督工作存在盲区 | 第40-42页 |
三、县级人大监督效能总体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49页 |
(一) 对县级人大监督效能的总体评价 | 第42-44页 |
(二) 县级人大监督效能偏低的原因分析 | 第44-49页 |
1、对监督权力的认识不到位影响了监督效果 | 第44-45页 |
2、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 | 第45-46页 |
3、组织结构不合理影响了监督职能有效行使 | 第46-47页 |
4、体制制约人大监督职能 | 第47-49页 |
四、提升县级人大监督效能的途径 | 第49-58页 |
(一) 西方立法机关监督权实践的启示 | 第49-50页 |
(二) 理顺党委与人大、政府之间的关系 | 第50-51页 |
1、理顺党委与人大之间的关系 | 第50页 |
2、提升县级人大的独立性和政治地位 | 第50-51页 |
3、强化“一府两院”的被监督意识 | 第51页 |
(三) 完善监督法律法规 | 第51-52页 |
(四) 强化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建设 | 第52-55页 |
1、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增强监督主体意识 | 第52-53页 |
2、县级人大代表部分专职化 | 第53-54页 |
3、优化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结构 | 第54-55页 |
(五) 促进监督工作规范化 | 第55-58页 |
1、建立人大代表履职监督制度 | 第55-56页 |
2、逐步实现人大监督公开化 | 第56-57页 |
3、促进人大监督结果的转化落实 | 第57页 |
4、拓展县级人大常委会监督范围,消除监督盲区 | 第57-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