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农报道”的《新闻联播》媒介话语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三农记忆” | 第9-10页 |
·“媒介即万物、万物皆媒介”——关于《新闻联播》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关于三农报道的研究 | 第11-13页 |
·关于《新闻联播》的研究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样本选取 | 第14页 |
·指标说明 | 第14-16页 |
2 意义同谋与隐喻修辞 | 第16-34页 |
·意义赋予与权力建构 | 第16-22页 |
·话语生产与隐喻修辞 | 第22-34页 |
·牺牲的意义:为话语正名 | 第25-28页 |
·进步与苦难:二元结构的框架建构 | 第28-31页 |
·“最美”:低风险——高产出的文化标签 | 第31-34页 |
3 政治认同与象征符号 | 第34-45页 |
·政治认同与社会角色 | 第34-36页 |
·象征符号与神话同构 | 第36-38页 |
·互动仪式与团结生产 | 第38-45页 |
·群体团结——一种成员身份的感觉 | 第39-41页 |
·代表群体的符号 | 第41-44页 |
·(团结)符号与特定人群的关联 | 第44-45页 |
4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