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其他学科论文--中医泌尿学论文

益肾清利颗粒(方)对慢性肾炎肾虚湿热证炎症因子干预作用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前言第10-12页
第一部分:理论研究第12-19页
 1 慢性肾小球肾炎与免疫关系的现代研究进展第12-14页
   ·体液免疫第12页
   ·细胞免疫第12页
   ·炎症因子第12-14页
 2 祖国医学对免疫调节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中的影响的研究进展第14-16页
   ·病因病机的认识第14-15页
   ·中医药对慢性肾炎免疫调节作用第15-16页
 3 益肾清利颗粒的组方意义及现代药理研究第16-19页
   ·处方来源及组方意义第16-17页
   ·现代药理研究第17-19页
第二部分:动物实验第19-25页
 1 材料第19页
   ·动物第19页
   ·试验药物与主要试剂第19页
   ·实验仪器第19页
 2 方法第19-21页
   ·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ationic bovine serum albumin,C-BSA)的制备第19页
   ·不完全弗氏佐剂制备第19-20页
   ·C-BSA肾炎模型第20页
   ·给药方法及剂量第20页
   ·IL-6测定方法及标准曲线的建立第20-21页
   ·观察指标第21页
 3 统计方法第21-22页
 4 实验结果第22-23页
   ·一般情况第22页
   ·结果分析第22-23页
 5 讨论第23-25页
第三部分:临床观察第25-35页
 1 临床资料第25-27页
   ·病例来源第25页
   ·诊断标准第25-27页
   ·病例纳入标准第27页
   ·病例排除标准第27页
   ·中止试验病例标准第27页
 2 研究方法第27-31页
   ·治疗方法第27-28页
   ·TNF-α、IL-6、IL-8测定方法及标准曲线的建立第28-29页
   ·观察指标第29页
   ·疗效判定标准第29-30页
   ·统计方法第30-31页
 3 实验结果第31-32页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第31页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BUN及Scr比较第31-32页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IL-8水平比较第32页
 4 讨论第32-35页
   ·益肾清利颗粒(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虚湿热证患者的的临床疗效第32-33页
   ·益肾清利颗粒(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虚湿热证患者的作用机理探讨第33-35页
结语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41页
附录第41-45页
 附录1 症状分级量化表第41-44页
 附录2 英文缩写第44-45页
读硕士期间已发表论文第45-46页
综述第46-51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顺应论视阈下《黄帝内经》英译策略研究--以三个英译本比照为例
下一篇:脊康Ⅰ号对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康复状况干预深度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