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概述 | 第10-15页 |
·T3SS 抑制剂的研究背景 | 第10-14页 |
·革兰氏阴性细菌的Ⅲ型分泌系统 | 第10-12页 |
·绿脓杆菌的Ⅲ型分泌系统 | 第12-14页 |
·T3SS 抑制剂的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设计新型的 T3SS 抑制剂 | 第17页 |
·筛选新的 T3SS 抑制剂 | 第17-18页 |
·新型 T3SS 抑制剂的抗感染测试 | 第18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19-29页 |
·化学合成部分 | 第19-23页 |
·活性测试部分 | 第23-29页 |
·抑制剂的筛选 | 第23-26页 |
·Western 杂交结果 | 第26页 |
·抗感染实验 | 第26-29页 |
3. 实验部分 | 第29-48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9-30页 |
·化合物的合成步骤 | 第30-47页 |
·化合物 5a-5s 的合成 | 第30-38页 |
·化合物 3a-3l 的合成通法 | 第30-32页 |
·化合物 4a-4l 的合成通法 | 第32-33页 |
·化合物 5a-5s 的合成通法 | 第33-38页 |
·化合物 8a 和 8b 的合成 | 第38-39页 |
·中间体(7)的合成 | 第38页 |
·化合物 8a 和 8b 的合成 | 第38-39页 |
·化合物 12a 的合成 | 第39-40页 |
·N-[3,4-(次甲基二氧)苄基]-(R)-2-羟基丁酸的合成(11) | 第39页 |
·N-[3,4-(次甲基二氧)苄基]-(S)-2-(2,4-二氯苯氧)-丁酰胺的合成(12a) | 第39-40页 |
·化合物 12b 的合成 | 第40-41页 |
·N-[3,4-(次甲基二氧)苄基]-(S)-2-羟基丁酸的合成(14) | 第40页 |
·N-[3,4-(次甲基二氧)苄基]-(R)-2-(2,4-二氯苯氧)-丁酰胺的合成(12b) | 第40-41页 |
·化合物 20 的合成 | 第41-43页 |
·2-溴-3-甲氧基丙酸甲酯(17)的合成 | 第41页 |
·2-(2,4-二甲基苯氧)-3-甲氧基丙酸甲酯(18)的合成 | 第41-42页 |
·2-(2,4-二氯苯氧)-3-甲氧基丙酸(19)的合成 | 第42页 |
·N-[3,4-(次甲基二氧)苄基]-2-(2,4-二氯苯氧)-3-甲氧基丙酰胺(20)的合成 | 第42-43页 |
·化合物 21 的合成 | 第43页 |
·N-[3,4-(次甲基二氧)苄基]-2-(4-胺基苯氧)-丁酰胺(21) | 第43页 |
·化合物 26 的合成 | 第43-44页 |
·2-[(3,4-(次甲基二氧)苯基)-丁酸甲酯(24) | 第43页 |
·2-[(3,4-(次甲基二氧)苯基)-丁酸(25) | 第43-44页 |
·N-[2-(2,4-二氯苄基]-2-[(3,4-(次甲基二氧)苯基)-丁酰胺(26) | 第44页 |
·化合物 28 的合成 | 第44-45页 |
·N-[3,4-(次甲基二氧)苄基]-2-(2,4-二氯苯氧)-丁酯(28) | 第44-45页 |
·化合物 32 的合成 | 第45-46页 |
·2-(2,4-二氯苄氧)-丁酸甲酯(30) | 第45页 |
·2-(2,4-二氯苄氧)-丁酸(31) | 第45页 |
·N-[3,4-(次甲基二氧)苄基]-2-(2,4-二氯苄氧)-丁酰胺(32) | 第45-46页 |
·化合物 33 的合成 | 第46-47页 |
·N-[3,4-(次甲基二氧)苄基]-2-(2,4-二氯苯氧)-硫代丁酰胺(33) | 第46-47页 |
·抗菌活性测试 | 第47页 |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检测 | 第47页 |
·Western blot 检测 | 第47页 |
·抗感染实验 | 第47-48页 |
4.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附录 | 第53-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