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第Ⅰ族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铜副族(IB族金属元素)论文--金Au论文

功能金纳米材料的合成、应用及光学显微成像技术的开发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31页
   ·金纳米结构简介第12-14页
   ·金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光学性质第14-20页
     ·金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简述第14-15页
     ·金纳米棒的合成方法简述第15-18页
     ·金纳米材料的光学性质及研究意义第18-20页
   ·对金纳米材料进行研究的几种光学成像技术第20-24页
     ·荧光显微成像方法第20-21页
     ·暗场显微成像方法第21-23页
     ·全内反射成像方法第23-24页
   ·金纳米材料在生物学、化学等方面的应用第24-29页
     ·金纳米颗粒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第24-26页
     ·金纳米颗粒在食品检测方面的应用第26-27页
     ·金纳米棒在生物显微成像中的应用第27-28页
     ·金纳米棒在肿瘤细胞热治疗方面的应用第28-29页
   ·本研究论文的构想第29-31页
第2章 双波长暗场成像技术的开发及对细胞中金纳米颗粒的成像第31-42页
   ·前言第31-32页
   ·实验部分第32-34页
     ·试剂和仪器第32-33页
     ·金纳米颗粒的合成与修饰第33-34页
     ·细胞培养第34页
     ·数据处理第34页
   ·结果和讨论第34-41页
     ·双波长暗场成像的原理第34-37页
     ·利用双波长的暗场成像方法对修饰后的金纳米颗粒进行成像第37页
     ·线粒体穿膜肽修饰的金纳米颗粒与细胞之间的作用探讨第37-41页
   ·小结第41-42页
第3章 用双波长的暗场成像方法观察金纳米颗粒在活细胞膜表面的动态运动过程第42-52页
   ·前言第42-43页
   ·实验部分第43-44页
     ·试剂和仪器第43页
     ·金纳米颗粒的合成与修饰第43页
     ·细胞培养第43页
     ·数据处理第43-44页
   ·结果和讨论第44-51页
     ·双波长暗场成像方法对活细胞的成像效果第44-45页
     ·金纳米颗粒的稳定性第45-46页
     ·金纳米颗粒在活细胞膜表面的动态运动过程第46-49页
     ·细胞内吞过程的动力学机制第49-51页
   ·小结第51-52页
第4章 用双波长的暗场成像方法分析金纳米棒在三维空间内的位置和角度信息第52-60页
   ·前言第52-53页
   ·实验部分第53-54页
     ·试剂第53页
     ·仪器设备第53页
     ·金纳米棒的制备第53-54页
   ·结果和讨论第54-59页
     ·金纳米棒的光谱表征第54页
     ·双波长的暗场成像方法对金纳米棒在三维空间内进行成像第54-55页
     ·双波长的暗场成像方法分析金纳米棒在三维空间内的位置信息第55-56页
     ·双波长的暗场成像方法分析金纳米棒在三维空间内的角度信息第56-59页
   ·小结第59-60页
第5章 金纳米棒在活细胞膜表面上的平移和旋转的运动行为研究第60-68页
   ·前言第60-61页
   ·实验部分第61-63页
     ·试剂和仪器第61页
     ·金纳米棒的制备、修饰及表征第61-62页
     ·细胞培养第62-63页
   ·结果与讨论第63-67页
     ·修饰后的金纳米棒在细胞膜表面的横向运动分析第63-65页
     ·修饰后的金纳米棒在细胞膜表面的旋转运动分析第65-67页
   ·小结第67-68页
第6章 用细胞穿膜肽修饰的金纳米颗粒在人工磷脂双分子膜上的运动行为研究第68-79页
   ·前言第68-69页
   ·实验部分第69-72页
     ·试剂和仪器第69-70页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和修饰第70页
     ·人工磷脂双分子膜及实验样品的准备第70页
     ·成像设备的搭建第70-71页
     ·数据处理过程第71-72页
   ·结果和讨论第72-77页
     ·金纳米颗粒的修饰过程及表征第72-73页
     ·修饰后的金纳米颗粒在人工磷脂双分子膜上的吸附行为第73-75页
     ·修饰后的金纳米颗粒在人工磷脂双分子膜上的作用机制第75-77页
   ·小结第77-79页
第7章 荧光金属纳米团簇对肿瘤细胞的标记识别及应用第79-91页
   ·前言第79-80页
   ·实验部分第80-81页
     ·试剂第80页
     ·金属纳米团簇的制备第80-81页
     ·叶酸的修饰第81页
     ·细胞培养第81页
     ·细胞毒理学实验第81页
   ·结果和讨论第81-90页
     ·金纳米团簇的合成第81-82页
     ·银纳米团簇的制备第82-83页
     ·叶酸分子的修饰第83-85页
     ·肿瘤细胞的标记识别第85-88页
     ·细胞内吞作用的动态过程第88-89页
     ·细胞毒理学实验第89-90页
   ·小结第90-91页
结论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112页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12-113页
致谢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学生物传感的某些新方法研究
下一篇:金属纳米粒子在生物成像与生物医学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