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0-29页 |
·选题缘起 | 第10-12页 |
·个人经历的现实触动 | 第10-11页 |
·对教育最根本的关注需要聚焦教师职业幸福感 | 第11页 |
·独立学院辅导员在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中的相对边缘化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实践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22页 |
·国外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国内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研究述评 | 第21-22页 |
·从研究对象上来看 | 第21页 |
·从研究视角上来看 | 第21-22页 |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 | 第22页 |
·研究设计 | 第22-29页 |
·研究对象的确定 | 第22页 |
·研究方法的确立 | 第22-24页 |
·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 第24-25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5-26页 |
·研究历程 | 第26-29页 |
2 独立学院辅导员的职业生活现状 | 第29-101页 |
·研究背景:这是怎样的一所独立学院 | 第29-39页 |
·学院简介 | 第29-30页 |
·辅导员队伍 | 第30-39页 |
·我是怎么走上辅导员岗位的? | 第39-41页 |
·我被工作了 | 第39-40页 |
·被介绍 | 第40页 |
·我选择,我喜欢 | 第40-41页 |
·应急补缺型 | 第41页 |
·工作之于我 | 第41-48页 |
·避难所 | 第41-42页 |
·跳板 | 第42-44页 |
·学习锻炼基地 | 第44页 |
·落脚地:过渡 | 第44-45页 |
·"一件光鲜的外衣,一个休闲的工具,一个糊口的手段。" | 第45-48页 |
·关于独立学院 | 第48-50页 |
·我们是谁? | 第50-58页 |
·保姆 | 第50-51页 |
·学生的"老师&哥哥\姐姐" | 第51-52页 |
·"高学历的民工""不如民工" | 第52-53页 |
·机器人 | 第53-55页 |
·既是杂家,又是专家 | 第55-58页 |
·我们的工作 | 第58-67页 |
·"重复、重复、再重复" | 第58页 |
·事务琐碎,消磨斗志 | 第58-59页 |
·朝令夕改的工作安排、规定和制度 | 第59页 |
·环境轻松,压力很大 | 第59-60页 |
·"本是个神圣的活儿,越干越没劲" | 第60-63页 |
·干好干坏一个样 | 第63-64页 |
·被开会——我们都是装饰品 | 第64-65页 |
·在其位,谋其政 | 第65-67页 |
·我们的领导 | 第67-72页 |
·实在 | 第67-68页 |
·快乐团队理念 | 第68-69页 |
·我的主心骨 | 第69-70页 |
·冷暖同在 | 第70-72页 |
·学生:让我欢喜,让我忧 | 第72-80页 |
·快乐源泉 | 第72-76页 |
·烦忧来源 | 第76-80页 |
·同事之间 | 第80-85页 |
·十几人一起吃饭的幸福 | 第80页 |
·特殊的同事关系 | 第80-81页 |
·让我头疼的事:与你共伍 | 第81-82页 |
·不和谐因子:辅导员责任人和辅导员的冲突 | 第82-84页 |
·小结 | 第84-85页 |
·同工不同"酬" | 第85-91页 |
·辅导员的隐痛:都是"流编"惹得祸 | 第85-88页 |
·专职班主任的失落:待遇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 第88页 |
·同样是同工不同"酬":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 第88-91页 |
·我们的明天:如果有一天 | 第91-101页 |
·我们离开了 | 第92-94页 |
·是否会选择做独立学院辅导员 | 第94-99页 |
·小结 | 第99-101页 |
3 独立学院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 第101-110页 |
·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特点 | 第101-103页 |
·动态变化性 | 第101-102页 |
·精神性 | 第102页 |
·付出性 | 第102-103页 |
·创造性 | 第103页 |
·独立学院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 | 第103-110页 |
·辅导员自身 | 第104-106页 |
·工作本身 | 第106-107页 |
·环境 | 第107-110页 |
4 独立学院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追寻和提升 | 第110-116页 |
·辅导员何为 | 第110-111页 |
·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 第110页 |
·全方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 第110-111页 |
·追寻和打造自身的职业幸福力 | 第111页 |
·独立学院何为 | 第111-114页 |
·加大学生工作投入力度 | 第111-112页 |
·加强独立学院制度建设 | 第112-113页 |
·加强独立学院文化建设 | 第113-114页 |
·社会何为 | 第114-116页 |
·加大对独立学院的扶持力度 | 第114页 |
·提高辅导员的社会地位 | 第114页 |
·奉持合理的辅导员角色期望 | 第114-116页 |
5 研究者的思考和反省 | 第116-118页 |
·关于研究者身份 | 第116页 |
·关于研究伦理道德 | 第116页 |
·关于研究的信度和效度以及推广度 | 第116-118页 |
6 结语 | 第118-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3页 |
附录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3-124页 |
附录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学术活动情况及所获奖励 | 第124-125页 |
后记 | 第125-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