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即时通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7-8页
绪论第8-14页
 一、 研究背景第8-9页
 二、 研究意义第9-10页
 三、 国内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第10-12页
 四、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点第12-14页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与即时通信第14-25页
 一、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第14-19页
 二、 即时通信第19-23页
 三、 载体的革命第23-25页
第二章 即时通信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第25-29页
 一、 舆论导向功能第25页
 二、 教育引导功能第25-26页
 三、 沟通互动功能第26-27页
 四、 预防预测功能第27页
 五、 朋辈影响功能第27-28页
 六、 资源共享功能第28-29页
第三章 利用即时通信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以石河子大学为例)第29-38页
 一、 调查概况第29-30页
 二、 调查结果分析第30-36页
 三、 结论第36-38页
第四章 即时通信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与挑战第38-43页
 一、 优势第38-40页
 二、 挑战第40-43页
第五章 借鉴载体理论应用即时通信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第43-54页
 一、 教育主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亲和力和信任感第43-45页
 二、 教育客体—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第45-47页
 三、 承载的信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第47-48页
 四、 传导环境—优化信息传播的环境第48-50页
 五、 载体建设—开发即时通信各功能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 QQ 为例)第50-54页
结论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2页
 一、 著作第56-57页
 二、 学位论文第57-58页
 三、 期刊第58-60页
 四、 外文文献第60-62页
附录第62-65页
作者简介第65-66页
附件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下一篇:接受理论视域下高校大学生榜样教育研究--以石河子大学为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