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导言 | 第9-12页 |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 ·相关研究现状和述评 | 第10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页 |
| ·研究的方法和创新点 | 第10-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研究创新点 | 第11-12页 |
| 第2章 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分析 | 第12-24页 |
| ·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调查 | 第12-20页 |
| ·爱国意识健康 | 第13-14页 |
| ·价值观总体正确 | 第14-15页 |
| ·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出现偏差 | 第15-18页 |
| ·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感薄弱 | 第18-20页 |
| ·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不足 | 第20-24页 |
| ·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取得的成绩 | 第20-22页 |
| ·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不足 | 第22-24页 |
| 第3章 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问题成因分析 | 第24-29页 |
| ·全球化进程的影响因素 | 第24-26页 |
|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 第26-27页 |
| ·边疆地区的特殊环境的影响 | 第27-29页 |
| 第4章 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 | 第29-46页 |
| ·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29-37页 |
| ·中华民族的历史教育 | 第29-30页 |
| ·中华民族的文化教育 | 第30页 |
| ·我国的民族政策 | 第30-31页 |
| ·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育 | 第31页 |
| ·中国的国情教育 | 第31-33页 |
| ·民主和法治教育 | 第33-34页 |
| ·国家安全教育 | 第34-36页 |
| ·各民族团结教育 | 第36-37页 |
| ·坚持三个结合的原则,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 | 第37-41页 |
|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 第37-38页 |
| ·坚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与时代精神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 第38-40页 |
| ·坚持针对教育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原则 | 第40-41页 |
| ·拓宽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 第41-46页 |
| ·深入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五观”教育 | 第41-43页 |
| ·逐步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素质与承受能力,提升爱国主义意识 | 第43-44页 |
| ·提升高校师资水平,着力加强学校制度建设 | 第44-46页 |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6-47页 |
| ·总结 | 第46页 |
| ·展望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附录 | 第49-5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